□记者 乔小纳 杜营营
2024年,在市委和省妇联的坚强领导下,周口市妇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妇联重点工作安排,妇女儿童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妇女思想引领更有影响度、巾帼建功系列活动更有贡献度、家庭工作更有精准度、参与社会治理更有融合度、组织建设更有厚实度、关爱服务更有可感度。
投身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尽显担当
助推乡村振兴。市妇联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线上线下开展健康科普、文体活动、义诊等50余场;加大对帮扶村的帮扶力度,走访慰问脱贫户、困境儿童等,为困境学子协调助学金2万余元。
深化“巧媳妇”培训。市妇联深入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职业技能培训,承办河南省电商“巧媳妇”骨干培训暨畅享豫品·电商“巧媳妇”直播带货大赛;推动巾帼家政提质扩容,开展母婴护理、整理收纳等培训,帮助500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增收。
促进创业就业。市妇联组建巾帼就业指导讲师团,为7000余名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举办“春风得意·求职有位”毕业生校园招聘会,提供岗位8900个;通过线上发布招聘信息、线下举办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4万个;举办全市巾帼创新创业交流会3次,联合人社、银行、司法等部门成立指导团,提供政策、金融、法律等支持。
开展志愿服务。市妇联壮大巾帼志愿者队伍,实施“巾帼志愿服务关爱行动”,通过修补衣物、名医义诊、免费理发、电商培训等形式,开展“衣旧情深”“健康零距离”“发自真情”“电商一家e”“向河而行”等主题活动。
培育家庭文明新风尚
妇女“两个独特作用”有效发挥
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市妇联开展绿色家庭创建行动,深入学校、市民驿站等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宣传页、倡议书2万余份;搭建婚恋平台,举办“幸福联线”交友联谊活动22场。
提升家庭教育质效。市妇联推动实现县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全覆盖,举办“你点单 我送课”家庭教育公益巡讲活动585场次;推出“幸福家庭成长公益云课堂”102期,举办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培训班85次,举办线上“幸福家长课题”每周分享会300余期;开展“童心种廉”家庭育廉活动,发布亲子诵读优秀作品121个。
涵养弘扬优良家风。市妇联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揭晓市“最美家庭”150户,表扬市“五好家庭”50户,家庭工作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50名;举办市第二届家风家教文化节,开展“最美家风润万家”家庭故事接力宣讲活动150余场。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市妇联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世界读书日暨全民阅读、“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等系列活动224场次;开展庆“六一”、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等主题活动240余场次;举办“微光如炬 点亮童心”“爱心妈妈”圆梦微心愿活动,招募“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开展关爱服务398场次。
织密民生福祉保障网
权益维护关爱帮扶精准有力
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市妇联深化“巾帼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持续打造“维护她权益·送法到你家”七进维权志愿服务品牌,组建“巾帼法律明白人”骨干、婚调员、律师等普法宣讲团,线上录播“普法微课堂”185期,线下举办反家暴、防诈骗等普法讲座17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
构建联动维权格局。市妇联协调推动将婚姻家庭纠纷隐患纳入政法委“三联三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联合法院、检察院开展“妇女儿童权益维护”专题开放日活动20余场次;在市县法院派驻婚调室,积极处置妇女群众信访、舆情,及时建立台账,扎实做好纠纷化解、法律帮助、心理疏导等维权关爱工作。
提升惠民服务实效。过去一年,市妇联发放500套“HELLO”爱心大礼包,为8名唇腭裂患儿免费手术,为618名“春蕾”女童发放助学金97.38万元;做好“两癌”患病困难妇女救助及申报工作,发放救助金572万元;开展“织爱行动 冬日暖阳”活动,为困境、留守儿童制作爱心坐垫,编织爱心围巾,捐赠生活、学习用品。
实施妇儿发展规划。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开展全国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线上培训;开展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观摩调研交流,推动市县两级妇女儿童活动场所全覆盖;走访调研市妇幼保健院等地,推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发展;强化法院、人社等部门协同联动,促进妇女儿童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