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松
小麦,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郸城县的王牌。作为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核心区,郸城县借助农高区平台优势,以粮食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以最暖政策、最优营商环境“烘焙”出全国面包行业的翘楚——郸城县盛元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元食品)。
昨日,记者严格按照卫生标准,“全副武装”进入盛元食品生产车间,一探这家民营企业新秀的独特魅力。车间总长280米,是豫东地区最长生产车间之一。安得马富成型机、肯信醒发系统、焙欧全封闭烘焙机和12层冷却塔、奕仁科技切割与包装系统等都是国内最先进的。再加上5G流程管控、10万级洁净车间,生产出来的面包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我在食品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看准了郸城小麦的优势。回到老家郸城后才真切感觉到家的温暖。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县委、县政府领导帮助我协调资金、办理手续,从建厂到投产仅用了1年半时间。”盛元食品董事长王兆坤今年刚满37岁,有魄力、有眼光,他凭借自身20年来的食品销售理念和行业人脉,从国家知名面包企业挖来志同道合的专业人才张云飞任厂长,李金铭任品牌总监,顾有川任市场运营总监,孙博任质检师。一群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开始在郸城县扎根创业。
最暖心的帮扶团队、最优惠的政策支持、最优营商环境,为这个年轻团队注入了强劲动力。两年时间内验证了“郸城速度”,第一条生产线投产后,每天生产无边吐司面包114万片。
“面包生产的核心是洁净与稳定,一粒灰尘都可能影响发酵。”张云飞指着10万级洁净车间的5G物联网管理系统电子屏幕说,“原料品类、用量和车间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数十项参数可以实时监控。从投料到包装,生产线上每一袋面粉、每一滴水的数据实时上传云端,系统自动监测异常并预警。”
“过去蒸馍靠人力,现在全靠机器‘长眼睛’。”曾从事传统面点制作的员工赵小娜感慨。她的工作从揉面变为监控屏幕,效率提升500倍。传统面点企业从和面、成型、醒发、烘焙到包装,按照日产110多万片的面包产量,至少需要500名工人,而盛元食品的自动化程度达到95%,仅需要100人即可。这些工人也不需要多动手,其主要工作就是现场监视流水线,如果出现阻滞等问题时及时修正。
“与做成馒头相比,1斤面粉做成面包,附加值提升15倍以上。这能让郸城小麦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王兆坤拿着自家热销的“滋见”“吃蓓”“津小白”等吐司、三明治产品欣慰地说。
目前,郸城县在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为该公司建设了“高品质面包实验室”,攻关麦胚免疫球蛋白提取、膳食纤维改良等前沿技术,能让郸城面包更有营养。
盛元食品的迅速崛起,是郸城小麦产业创新发展的缩影。这家新崛起的民营企业沐浴着惠企政策的东风,正以更优的品质、更好的品牌、更大的格局,在中国烘焙版图上刻下“郸城制造”,让全国人民品味“郸城味道”。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