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侯国防 通讯员 王军权) “以前,我来医保服务窗口为家人办理业务总得排很长时间的队,还要带着各种证件。现在方便多了,中午也能办理业务,办理进度还能通过手机查询。”近日,鹿邑县鸣鹿街道居民张青山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为父亲办理好医保业务后满意地说。
去年以来,鹿邑县医疗保障局积极拓宽参保企业和个人办事渠道,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开设潮汐窗口、午间不休窗口,坚持线上办理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用心用情打造医保服务新局面。
整合高频业务,简化服务流程。县医疗保障局让群众关切的待办事项从“一堆事”变为“一件事”,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将生育津贴审核支付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同时,通过制作一次性告知单,确保常规业务能够一次性告知、一表申请、一次提交、限时办结,让业务办理“快马加鞭”,减少群众等候时间。
畅通经办渠道,服务下沉乡镇(街道)。县医疗保障局持续完善全县504个医保服务站(点)建设,将慢性病申报、医疗救助申请等业务下沉到乡镇(街道),将参保信息查询、变更等业务下沉到村(社区),进一步延伸医保服务触角。
开通服务热线,及时回应关切。县医疗保障局积极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等非接触式业务办理模式,开通医保服务热线,安排专人负责接听,确保每一个来电都能得到及时回应。无论是医保政策解读、信息查询,还是紧急情况处理,该局工作人员总能让群众感受到服务的“速度”与“温度”,2024年,累计办结相关事项5500余件。
拓展服务半径,减少群众负担。县医疗保障局大力推广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和微信小程序,实现个人参保缴费、异地就医备案、异地就医转诊等服务线上线下融合,让群众办事省时省力又省心。
“下一步,县医疗保障局将深入探索,着力构建‘有事马上办、24小时不打烊’的医保服务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县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