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5年03月27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因地制宜,让“农业+”更有创意

□ 付永奇

又是一年春风至,西华县第二十一届桃花赏游消费季如约而至。2万亩生态桃林迎来盛花期,79个品种的桃树在春风中舒展枝叶,吸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西华县依托自身独特农业资源,走出了别具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西华县举办的桃花赏游消费季,是“农业+旅游”的生动典范。当地拥有“豫东大林海、平原花果山”的美誉,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初,万亩桃林迎来盛花期,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当地政府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桃花赏游消费季不仅让游客领略了“桃花源”的美景,而且带动了当地农家乐、民宿、特色美食、农产品展销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长”。

不仅如此,西华县还深耕“桃资源”、做足“桃文章”,积极探索“农业+文创”融合发展模式,在历届桃花赏游消费季中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从童声诵读、歌曲串烧到情景表演,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到书画交流笔会,各种文化活动轮番上演,为游客奉上独特的文化大餐。这种将文化创意与农业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旅游内涵,而且提升了农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西华县的成功经验表明,因地制宜是关键。周口地域面积大,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只有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优势,才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各地应深入分析自身的农业特色、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资源,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模式。可以是“农业+体育”,举办各类乡村体育赛事,吸引体育爱好者前来;可以是“农业+康养”,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康养产业,为人们提供健康养生的场所。

创意是推动“农业+”发展的灵魂。在“农业+”的实践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产业叠加上,而要注重创意的融入,不断推陈出新。例如,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文化品牌,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会、民俗活动等,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农业+”赋能,实现精准营销、智能管理。

因地制宜,让“农业+”更有创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西华县桃花赏游消费季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各地应充分借鉴其经验,立足自身优势,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模式,让乡村产业更加兴旺、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美丽乡村更加宜居。②3

2025-03-27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70105.html 1 因地制宜,让“农业+”更有创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