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25年03月29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银发学堂点亮“家门口”的精彩晚年

□记者 姬慧洋

身着旗袍的银发模特队自信走秀,萨克斯班的学员合奏悠扬旋律,上太极扇课的老人们动作行云流水……这是周口老干部大学建业社区分校的日常课堂。自2023年10月成立后,这所“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已成为社区400余名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精神家园。

课程“量身定制”激发银发潜能

“老年教育不仅要让老年人‘有课可上’,更要让课程‘对胃口’。”建业社区分校校长朱士臣接受采访时说,该分校成立之初便通过调研老年群体需求,结合社区资源开设了14门课程,涵盖艺术、健身、文化等领域。除声乐、书法、国画等传统课程外,模特走秀、太极扇、柔力球等特色项目尤其受欢迎。

“下楼即课堂”便捷服务托起幸福晚年

“从家步行3分钟就到教室,刮风下雨也不耽误!”72岁的声乐班学员王阿姨笑着展示她的课程表:周一学太极扇,周三练萨克斯,周五参加合唱团排练。这种“下楼即课堂”的便利性,是建业分校吸引老年人的关键。

据介绍,该分校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舞蹈室、书画室、多功能教室等标准化场地。针对高龄学员,该分校还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智能设备使用培训,既学技能,也补上“数字鸿沟”。下一步,该分校将积极和辖区高校建立联动机制,定期邀请在职大学老师到分校授课,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从“学员”到“主角”银发力量反哺社区

该分校不仅为老年人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更通过“学以致用、反哺社会”的理念,将银发群体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新动能”;聚焦打造“银龄智库”品牌,让老年学员从课堂的“受益者”转变为社区的“建设者”;“文艺+”赋能,擦亮社区文化底色,按照“一社区一特色”文化建设要求,组建了民俗艺术队、老年模特队等8支特色文艺团队;“志愿+”服务,激活基层治理末梢,30名太极拳班学员化身“文明劝导员”,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在社区主干道维持交通秩序。

打造老年教育“示范样本”

在建业社区分校,人们能感受到的不仅是琅琅书声与歌舞韵律,更是一种“年龄无界、终身成长”的生命力。当老人们身着练功服挥动太极扇,或手持萨克斯沉醉于演奏时,他们展现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这或许正是老年教育的真谛——让每一位银发学员,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正如学员们在周年庆典上朗诵的诗句:“莫道桑榆晚,学堂正青春。”这所“家门口的大学”正以创新的姿态,书写着“银发族”的精彩篇章。

文昌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该街道着力打造“15分钟学习圈”,积极吸纳志愿者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让老人通过志愿服务、文艺展演等方式反哺社区,真正实现“老有所享”。①7

2025-03-29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70248.html 1 银发学堂点亮“家门口”的精彩晚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