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王彦涛 李建成
记者 董雪丹 李伟 张猛 姬慧洋 文/图
中皇山,传说是盘古开天辟地后化成的山,起顶天立地之用。在西华,也有比较具体的所在地——它位于西华县西北部,距离县城大约15公里的艾岗乡。现在,那里坐落着中皇山盘古女娲庙,还有河南中皇山盘古女娲文化研究院。
记者采访前,已经从中国大众文化学会盘古女娲创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原西华县人大主任耿宝山那里知道盘古女娲庙的修建人——陶建军。在耿老的描述中,“千万富翁抛家舍业”“十二年如一日守庙护庙”等话语引发了记者对陶建军的好奇:到底是怎样的动力让他做出这样举动?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坚守在一个几近荒无人烟的地方十几年如一日?2017年12月10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中皇山盘古女娲庙的大门。
1.一粒信仰的种子
“我老家是西华县皮营乡北陶营村,在县城的东边,爷爷就住在那。我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事情就是鸡叫头遍起床,跟随爷爷步行前往离家20多公里的艾岗乡中皇山女娲庙去祭拜盘古女娲。”站在停车场旁边,陶建军开始讲述他与盘古女娲创世文化的初次接触。由于时间久远,陶建军已经记不清当初祭拜的具体情况,只依稀记得盘古女娲两尊神像被供奉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里,每逢初一、十五就会有很多人前来上香祭拜,他们的表情庄严虔诚。正是这样的童年经历,在他的心底种下一颗虔诚的种子,悄然无声地生根发芽,慢慢长大。
在西华,关于中皇山、盘古女娲施恩于众生的美丽传说世代相传。在陶建军办公室的外墙上,就有中皇山的故事:“相传,艾岗有座中皇山,这山可不一般,满山不见一块石头,但是土却跟石头一样硬,山上还有一个很大的洞,洞口不大,但是洞内却大得很,碰到有大水或者灾难的时候躲在里面就能保平安。老辈人说这山可不简单,它是盘古爷把天顶起来以后化成的山,他为啥变成山呢?是怕天塌了,所以把自己化成了顶天柱。传下来的还有关于这座山的歌谣,‘老祖中皇山,离天三尺三,飞鸟过不去,野兽别想攀。原是顶天柱,立在天地间,山中有仙洞,洞中住神仙,山是盘古变,仙是女娲仙,因为天不圆,始称不周山,女娲补了天,又称中皇山。’”
陶建军修建的中皇山盘古女娲庙就坐落在老百姓世代口传的中皇山附近,这里曾经属于周口监狱五分场的管辖区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有关单位在此施工期间,就曾挖掘出汉代女娲碑、补天石和大量女娲城青砖、器皿、瓦片等文物。2003年新监狱启用后,监狱干警和家属陆续搬离,那块地就闲置下来。当听说有人把那块闲置的地买下,用来修建盘古女娲庙时,很多人都说:“这人肯定疯了。”(下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