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风 文/图
本报讯 1月13日,周口回族作家阿慧创作的散文集《月光淋湿回家的路》新书发布会在郑州举办。凭借作者扎实的创作功底、优雅朴实的文学语言、曲折的人物故事以及满怀人间真情的深刻内涵,《月光淋湿回家的路》发布后,便在业内引起轰动。
阿慧原名李智慧,1993年起发表文学作品,在《民族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100多篇。阿慧曾获包括第四届冰心散文奖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阿慧的作品《大地的云朵》获得《民族文学》散文纪实类年度奖;《泥娃》获得河南省网络作品“七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阿慧也成为我市唯一一位获本届河南省网络作品“七个一工程”奖网络文学门类的作家。
作为一部散文集,《月光淋湿回家的路》收录了阿慧近年来在《民族文学》《回族文学》《散文选刊》《美文》《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刊发的26篇散文作品,其中包括《炸豆》《遥看四角天空》等童年生活散文、《月光淋湿回家的路》《前头有很多好东西》等人间亲情散文、《黄花娘》《大青脸》等人物故事散文、《赤脚踏上金山岭》《水花开济南》等山水记游散文。这些作品以乡土、人文为创作背景,采用朴实的文字语言,为广大读者讲故事、述真情。
在《棉花朵朵白》《大地的云朵》两部现实生存散文中,记述了阿慧在新疆寻访采棉女工时的所见所闻。阿慧向记者介绍,每年都有大批的周口人到新疆采摘棉花,采棉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是她长期以来最为关注的创作题材之一。于是,她在2014年只身踏上前往新疆的创作之旅。在北疆农六师新湖农场,阿慧与采棉女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25天的深入体验,了解到来自河南、山西、甘肃、云南等地采棉女工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上述两篇作品,也为社会大众了解采棉女工提供了一个绝佳途径,值得读者们关注。
在发布会现场,中国回族学会会长高发元、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乔叶、《散文选刊》主编葛一敏、《民族文学》编辑石彦伟、周口市文联纪检书记马爱萍、周口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尉然等业内人士,纷纷向阿慧新作发布表示祝贺,并对她的作品作出高度评价。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叶梅,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刘庆邦,鲁迅文学院培训部主任、评论家王冰,《回族文学》主编买玲,周口市文联主席李泽功等专家学者,通过贺电的方式向阿慧新作问世表示祝贺。
阿慧新书发布会结束后,中国回族学会主办、中国回族文学编辑部、河南省民族团结发展协会承办的“新时代文学创作的民族担当”座谈会接踵而来。在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回族作家,对阿慧新书《月光淋湿回家的路》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