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湛 梁照曾
通讯员 史玉林 聂景跃 文/图
郝振中,今年90岁。1983年,他退休回到家乡扶沟县包屯镇郝岗村,当选为包屯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镇关工委副主任。30多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发挥文艺特长,坚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领村民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孝亲爱老,和睦相处,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农村,传递出一位老党员满满的正能量。
自费订阅报刊。回到家乡,郝振中发现村民文化生活匮乏,学习知识途径少,他就用退休金,每年自费订阅《河南日报》《周口日报》等报刊,坚持读报学习,并积攒起来,建起了家庭阅览室,供本村及附近村民学习、查找资料。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他订阅报刊就花费了5万余元。
深入宣传,弘扬正气。郝振中编写了《相亲换来的镣铐》《同根异果》等20多篇故事及《好儿媳》等十几个戏剧小品,组织文艺工作者到全县各村义务演出,弘扬正气,鞭挞邪恶。1995年,他响应“道德进万家活动”号召,自编故事,自己买来白布,绘制了《久病床前好儿媳》《教子无方酿悲剧》等5套96副图文并茂、寓意深刻的连环画,并与镇关工委的老同志一起骑自行车带上百米长卷到包屯镇、大李庄乡、白潭镇等地赶集会,别人做买卖,他们搞展出宣传,此举受到群众欢迎。
建立活动阵地。郝振中在自家院外墙上建起了一块长6米、高1.5米的文化墙,分为阅报栏、“百乐园”“孝心榜”“农事天地”4个板块。他把党的方针政策及谜语、笑话、法制故事、孝心故事、科技知识等,用粉笔分别抄写在阅报栏、“百乐园”等板块中,每周更新一次,供村民学习、娱乐。多年来,他摘抄宣传政策近万条(次),笑话2618篇,谜语3769条,编写各类故事1023个,极大地促进了村民爱党爱国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爱亲孝老意识、科技致富意识,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岁月在增长,作风从不变。多年来,郝振中出去宣传演出都是尽义务,不求名利,不求回报。他带领镇关工委老同志到学校作辅导报告700多场、法制宣传1000余次,都是骑车去、骑车回,从不在学校吃饭,他说:“我是去帮助学校搞教育的,不是帮倒忙的。”
肩上有使命,身体不懈怠。如今,郝振中眼不花,耳不聋,身轻体健,他和老伴仍然住在30年前盖的砖瓦房里,坚守一方文化阵地。
图为郝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