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同学
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唱:“天上飘来五个字……”
五个什么字呢?
进入小寒,感觉真的进入了冬天。
天气预报说,要降温,有雪。果然,元旦后三四天,雪花就飘落下来了。一个作家形容说,一朵雪花开在另一朵雪花里。
暴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
网络里流行一个词——暖冬,的确,好几年没有见到这么大的雪了。
抬眼望,一片白色的海洋。大雪覆盖了道路,覆盖了村庄,覆盖了田野,覆盖了河流和坑塘,白茫茫一片,好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路旁,几棵不堪重负的景观树被大雪压折了枝。
大雪,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道路结冰,汽车小心翼翼地在路面上滑行。交警成为最忙的人,不但要指挥交通,还有帮忙推抛锚的车。那一句“谢谢”,显得特别有温度。
冰雪,也是一种文化。有人把院子里的雪铲在一起堆成雪人,有人用桂圆核给雪人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又有人给雪人的嘴唇搽了胭脂,手机照片发到网上,雪人栩栩如生。天真无邪的孩子忙着堆雪人、打雪仗,雪是他们手中最难得的玩物。这场大雪对人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有那些习惯于用自己的体温去感知世界变化的人才能够清楚。
家离单位不是太远,我就干脆走着去。路上要穿过几个小区,还有一个建筑工地,工地旁边的土地种上了麦子,被大雪覆盖。我的面前出现没有人走过的雪地,一脚踏下去,没了脚脖子。我的身后留下两行深深的脚印,让人不由想起《沁园春》诗行里的爱国情怀。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融化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我想,猫在屋里的老农该乐了。
曾记否,今年的那个秋,真的是秋雨绵绵,成熟了的庄稼泡在地里,到了种麦子的季节,老天就是不开眼,犁不了地,种不上麦子。农谚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耩麦正当时。过了霜降,天气才转晴,麦子比往年晚了将近一个月。我见有一家的麦子没有犁地就播了下去。一个月呀,差不多就是麦子一辈子的八分之一,相当于人的童年时期。后来,又遇到了干旱,只有零星几家人在地里浇灌。今年的麦苗如不足月的胎儿,孱弱得让人心碎。
我是农民的儿子,大学里学的是农业,对庄稼有着一种特别的亲切感。每一棵麦子,每一棵玉米,每一棵芝麻或大豆,都是我们的朋友。诗人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播下去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收获时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成就感。诗人的夸张,让人心里倍感温暖,感谢土地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馈赠。
我国有五亿亩冬小麦,河南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达八千七百万亩。豫东平原,是全国人民的粮仓。我们周口更是了不起,有人说,我们周口的小麦够全国人民吃半个月。前年,周口的一位农民应邀走进中南海,与共和国总理面对面聊关于种粮的话题。回来后,他逢人便说:“以后我要多种粮、种好粮,兑现我给总理的承诺。”
有的人不珍惜土地,拿土地盖大楼。是的,盖大楼比种地来钱快多了,但是,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根本。
农谚说,(麦子)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这一次大雪,就是小麦的“及时雪”呀,缓解了多日的旱情。
猫在屋里的老农肯定乐了,想象着来年五月的田野,麦田里遍地金黄。无垠的麦浪,从一个村庄翻腾到另一个村庄,和风吹来,麦田像晃动的金黄色的地毯。他走进田间,麦田接受着他的检阅,他就像一个将军,每个麦穗都是他的战士。
听,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唱:“天上飘来五个字——瑞雪兆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