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有杰
我们学校举办“成功校友进校园”活动,邀请一些做出成绩的校友回校讲课。邀请的这批成功校友中有我的学生焦辉。
焦辉上初中二年级时我教过他。那时,他并没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他学习成绩不突出,才能不突出,个头儿也不突出,普普通通。只记得当时他喜欢看课外书。
现在焦辉是知名青年作家,出版过小说集,作品上过大刊名刊,一篇小小说还被编入高考模拟试题。他是我县最年轻的省作协会员。
焦辉讲得很精彩,妙语如珠。
演讲结束后,焦辉在办公室找到我。
“葛老师,我真的要谢谢您,没有您的指导,我走不到今天。”
焦辉的话让我惭愧。说实话,那时,我对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像他那样的学生班级里有很多。我重点关注的是那些能为我带来荣誉和利益、能体现我教学水平的成绩优异的学生。
或许这只是焦辉的客套话。
“哪里哪里,校园里培养不出作家,是你自己的努力,你有文学上的天赋。”
“如果我有文学天赋的话,那也是您发掘出来的,没有您的鼓励和帮助,我现在可能只是一个平凡的打工仔。”焦辉诚恳地说。
“你言重了。”
“葛老师,您忘记了吗?我的处女作还是您推荐发表的,那是我文学路上的起点,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坚定走文学这条路的。”
“是吗?”我有些迷茫,在我印象中,我没有给他推荐发表过作品呀,他是不是搞错了?
焦辉看我迷惑的样子,急忙说:“葛老师,您忘记了,您把我和陈晶晶的作文推荐给县里的《阳夏月刊》,您还帮陈晶晶拿到样刊,可惜我到现在还没有见到样刊。”
我突然想起来了。当时我有个文友在《阳夏月刊》当编辑,他组织个栏目叫“小荷尖尖”,发表中小学生作文。他让我推荐两篇优秀学生作文,焦辉的作文写得不错,陈晶晶作文水平一般,但她爸爸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我把他俩的作文修改一下推荐给了我的朋友。
朋友看后很满意,决定两篇都发表。陈晶晶那篇当月就发表了,朋友还捎来样刊。这件事在全校引起轰动,一个偏僻的农村中学的学生在刊物上发表作文,在当时是件了不起的事。
我告诉同学们,焦辉的作文也会很快登出来。
过了两个月,焦辉问我作文的事,我告诉他,文章已经发表了,等我有时间进城就把样刊带回来。
焦辉听了很兴奋。
后来,焦辉升入初三,我不再教他。在校园见了我,他还是老远就跟我打招呼,再问我文章的事。我说文章肯定发表了,只是我没有时间进城拿样刊。
我没有告诉焦辉真相,我的那位朋友两个月后就离职了,新编辑把“小荷尖尖”拿掉了,他的作文根本就没有发表。
我没有想到,那篇根本就没有发表的作文竟然一直支撑着他的文学信念。
我紧紧握住焦辉的手,说:“说谢谢的应该是我,你不仅给学生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葛老师,我怎么能给您上了一课呢?”
我笑而不语,当初我没有勇气把事实真相告诉他,现在还是把这个美丽的错误继续下去吧!不过,我确实该反思一下我的教育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