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钦
四季名花,各有所长。春得赏兰姿之可人、幽香之清雅,秋思慕菊品之端正、馨香之远播,冬尤钦梅影之横斜、暗香之浮动……必欲优而选之,吾更爱夏荷德品之高尚、清香之入心也。
荷花者,园林名花也。其风姿绰约,花硕色丽,翠盖凌波,随景成画。既能广植湖塘,蔚为壮观,又可盆栽瓶插,别具情趣,古来即宫廷苑囿或私家庭园之水生花卉。夏秋之日,则处处见其倩影矣:自荷钱出水,便缀点清波;及劲叶既生,则日高一日。绿水扶高茎,环游鱼虾以为戏;碧叶承玉露,得润天地之精华。曲径雕栏,福乡梦水,引多少风雅宾客;一枝入镜,十里成图,藏三五荡舟美人。孰云能不爱之乎?
荷花者,文学名花也。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①;从“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濯茎”②,到“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到“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其间诸多之荷花形象,使人眼观荷而心得句,情忆花则口生香,几人能不倾心乎?
荷花者,宗教名花也。婆罗门教神话云世界起源于荷花:天下皆水,有莲生出水面。是时巨神居于阴间,经莲茎出至水上,以荷花为座。是故在佛教中,传佛祖悉达多初生落地即行七步且步步生莲,莲亦成佛祖诞生之象征。在佛教中,更将佛国称“莲界”,将佛经称“莲经”,将佛寺称“莲宇”,将佛座称“莲台”,将僧舍称“莲房”,将袈裟称“莲衣”等。在佛教中,荷花既是四大吉花之一③,又是八宝之一④,也是九大象征之一⑤,教众岂不尊之乎?
荷花者,生活名花也。知否莲被称为“活化石”?乃起源最早之被子植物也。据《本草纲目》载:荷花周身皆宝,凡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荷叶、荷梗、藕节等,各具生津止渴、养心益肾、去湿消风、补脾涩肠、活血止血、解热解毒之功能。尤其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等,迄今亦为百姓喜爱之滋补佳品。至其下生淤泥而藕自洁,中空茎直而性则耿,上结莲房而苦亦香……如此可观可赏可品可画可食可药之锦绣名花,至今堪有其二乎?
荷花者,又名莲花、菡萏、芰荷、芙蓉、芙蕖、子午莲,实乃文化名花也。“荷”者“和”也、“合”也,“莲”者“联”也、“连”也,是以兼具和平、和谐、合璧、合欢、联系、联袂、连理、连心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早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之传统,所谓“莲开并蒂”、“步步莲花”、“百年好合(荷)”、“连(莲)年有余(鱼)”等成语、典故、诗词、剪纸、年画、工艺品,历来为民间所挚爱也!近代以来,“大千荷”为国人颜面增色⑥,“孙文莲”成中日友谊象征⑦。澳门之区旗、区徽,更寄予国家团结、永久和平之期盼,不亦与时俱进乎?
吾爱荷,初缘于朱自清《荷塘月色》之美文,情系于杨万里“映日荷花”之佳句,观止于周敦颐不过百余言之《爱莲说》,亦赏心于季羡林之《清塘荷韵》也。至有幸参加羲皇故都之荷花节,吾爱莲之心尤甚矣!
注:
①见屈原《楚辞·离骚》。
②见曹植《芙蓉赋》。
③佛教四大吉花:优昙华、曼陀罗花、荷花和山玉兰。
④佛教八宝:宝伞、金鱼、宝瓶、荷花、法螺、吉祥结、宝幢、法轮。
⑤佛教九大象征:塔、法轮、荷花、光相、“卐”字符、念珠、菩提树、曼陀罗、六色旗。
⑥大千荷:近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乃著名“荷痴”,他常说自己“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当他35岁作品《金荷》被法国政府购藏时,徐悲鸿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⑦孙文莲: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下关居住时,曾得到邻居田中隆先生的照顾和帮助,就把辽东半岛普兰店出土的四粒古莲子送给了他。后来,日本古生物学家大贺一郎博士鉴定出这是千年以上的古莲子,便苦心培育并使其中一株发芽开花。大贺将这古莲新花与鉴真播种的“唐招提寺莲”进行杂交培育获得成功,并将之命名为“孙文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