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6日
第04版:2018周口“两会”

明确定位 形成共识

周口开足马力弯道超车

■策划统筹 李伟 牛思光 ■执行 牛思光

核心提示

过去一年,面对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盯“三高三优”目标,着力推进“四大攻坚”,奋力实现“四大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求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更优的预期目标,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2017年,既是全市上下务实重干、敢于担当、加压奋进的一年,也是县域经济大发展、城乡面貌大变化、干部作风大转变的一年。

发展看数据

全市生产总值2517.03亿元,增长7.9%,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26元,增长10.2%,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83亿元,增长11.1%,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7.16亿元,增长12.2%,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

形成了 发展共识

相继推出“两违”治理、棚户区改造、临港经济、多式联运等一系列举措,激发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周口必须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共识深入人心,只争朝夕、大干快上的局面正在形成。

加速了 棚改进程

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全市征迁3.4万户、967万平方米,特别是中心城区,征迁1.7万户、55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2.3万套、面积300.6万平方米。

明确了 城市定位

基于周口文化厚重、水运发达的优势,通过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确立了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目标,城市发展有了明确定位。

决战了 脱贫攻坚

3.64万户、14.33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沈丘县有望脱贫摘帽。央视《新闻联播》以“河南特色产业增添脱贫新动能”为题,报道了我市产业扶贫工作的经验。

壮大了 县域经济

鹿邑、项城、沈丘、太康生产总值超250亿元,沈丘、鹿邑、项城、太康、郸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0亿元。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纳入省打造产业集群计划。太康纺纱规模在全省市县级排名第一,被授予“中国棉纺织名城”称号。项城医药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跻身全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郸城商务中心区晋级二星级服务业“两区”。

找到了 突破路径

周口要弯道超车,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产业来带动。我们的优势在水、在港、在运输,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强服务、优生态、造港城势在必行,打造以“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为基础,内河航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临港经济新模式应运而生。

招来了 重大项目

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8个,总投资1798.3亿元。港澳创新工业园、万国车世界、太平洋商贸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尤其是安钢产能置换项目的落户,即将填补周口在大型重工业项目上的空白。

再创了 教育佳绩

高考本科上线人数38732人,上线率56%,稳居全省前列。郸城、扶沟、商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1234个“全面改薄”项目全面完成。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通过省级升本验收,我市将再添一所本科院校。

破解了 “两违”难题

针对“两违”问题突出的现状,短短几个月,全市拆除“两违”建筑300多万平方米,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长期阻碍城市发展的顽疾。

夺取了 粮食丰收

新建高标准粮田91.2万亩,克服阴雨连绵和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实现粮食总产161.7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年,继续稳居全省第一位。

(下转5版)

2018-02-26 ■策划统筹 李伟 牛思光 ■执行 牛思光 明确定位 形成共识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9813.html 1 周口开足马力弯道超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