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6日
第15版:铁水牛

过年的味道

■张彩霞

金鸡辞旧岁,旺狗迎春来。我们历来把过年贺新春当作最隆重的节日庆典,这不,还是老传统,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去年爸去世之后,我们姐弟几个对妈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该过年了,妹妹把妈接到了身边,小区的环境很好,妹妹一家人喜欢种花养鱼,就算是寒冬,妹妹家里仍是绿意盎然,妈妈满心欢喜。

妈妈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七十多岁的她,除了照顾好自己,还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务,时常变着花样为我们做些家乡特色美食:手工馍、手擀面、炸油饼、小咸菜……点缀着我们的饮食,新鲜着我们的味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儿女无论长多大,不管走多远,家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港湾,妈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温暖。

过年的味道,是幸福的陪伴。

隆重的节日里,缅怀已故亲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日程。腊月二十二这天,姐弟们早晨六点出发赶往永城老家,去祭奠亲人。我们来到爸爸的墓碑前,看着爸爸的遗像,禁不住潸然泪下:爸爸,这是您离开我们之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多么想您啊!您走了,不再计划着怎样准备年货,不再忙碌着买这买那,不在指挥着我们走东家串西家去拜年,也不再叮嘱我们别挂念家,好好干工作了……您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铭记。

过年的味道,是眷眷的思念。

腊月二十六,按妈妈的计划,这天开始蒸馍。我们蒸了白面馍、玉米面馍、豆面馍,一排排挺立的馒头,像站岗的卫士精神抖擞。我小的时候,我们一大家人会蒸一个大大的团圆馍。在当时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那可是只有除夕和初一才能吃上两块儿的美味。

因儿女子孙们相继成家立业,大家庭有了更多的分支,所以团圆馍的数量每年都增加,我们乐此不疲地做第二个、第三个……忙得不亦乐乎,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过年的味道,是忙碌的欢颜。

腊月二十八,开始炸东西啦。看到我家炸东西,你一定会惊讶地竖起大拇指。炸麻叶、炸丸子、炸豆腐、炸莲藕、炸排骨、炸鱼、炸鸡子、炸黄花菜,应有尽有。一上午工夫,家里盆盆碗碗、锅里、冰箱里到处都是吃的,处处弥漫着香味,看到啥都想尝两口。难怪每年过年要胖几斤呐。

腊月二十九包饺子,全家齐上阵,盘馅的、和面的、擀皮的、包的,人人大显身手,像是开展比赛似的,就连不满两岁的小侄女,也会捏个小面团。

过年的味道,是丰收的庆典。

除夕那天,一年的辛苦结束,一年的忙碌变成幸福,一年的奔波当天止步,一年的期盼化作满足,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共享团圆。

生活富足的新时代,大家已经不在乎吃什么、喝什么了,人们更看重忙碌了一年,终于得以团圆的那份亲情,亲人、朋友间的嘘寒问暖和彼此诚挚的祝福,更让人感觉幸福、温暖。

2018-02-26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9847.html 1 过年的味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