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花儿静静开
新能源生产线
□记者 李建成 朱海龙 文/图
一年前小区门口开了一家“襄阳牛杂面”的小店,从第一次品尝我就对牛杂面“一见钟情”,从店老板的口中我对襄阳这座城市有了初步了解,心中也升起了一种向往。也许是缘分吧,应东道主襄阳报社之邀,初夏时节冒着细雨驱车300多公里,我走进了这座向往已久的城市。
襄阳是座诗城,因而必具诗意,来自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的诗……汉水是出诗的水,而这汉水诗总离不开襄阳,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贾岛、宋之问、张九龄、苏轼、曾巩、袁宏道……不胜枚举的大诗人都留下过关于襄阳的佳句。
襄阳是座绿城,襄阳人赓续着千百年来的文化锻造出来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襄阳是座智城,来到古隆中景区,探寻被苏轼评价为“三代下一人”的诸葛亮在襄阳的痕迹,参天的古树、幽深的庭院、庄严的石碑记录着这位中国智者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即使看似寻常的山水、建筑,有了智者的痕迹便不再寻常,朱光潜先生说过:“年代久远常常使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这种智者之美,也许就是智慧之城襄阳的历史背景。
襄阳是座制造之城,襄阳是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是湖北省副中心城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高新区,目前,高新区总产值过百亿的企业有4家,过50亿元的6家,过10亿元的35家,总收入已突破3000亿元大关。高新区云集了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战略型新兴产业。
襄阳短短几日耳闻目睹,襄阳的“绿”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华中腹地拥有深厚的历史馈赠,依托绿水青山的环境,千年古城的襄阳已经布局了面向未来的绿色产业,不见冒烟的烟囱、不闻轰鸣的机器声,智能机械臂、电脑键盘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朝阳产业构成了襄阳新的格局,襄阳前景不可限量。
工作中的电机工人
牌坊前后
摆放整齐的电机
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