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18年08月09日
第08版:文化周口 PDF版

说文解字新谭

■策划 王彦涛 李建成 ■作者 王殿卿 刘彦章 王亦兵

沽gū

“沽”,在六书中属形声字,从水,古声。

“沽”,从水,表明“沽”字的意思与水有关,指沽水。古声,既标声,又表意。标声,表明“沽”字读音为“古”(gū)。“古”在“沽”字中的表意作用较为复杂。

“古”字是个会意字,从十从口。从古到今,“古”字形体变化不大。甲骨文的上部用一竖表示“十”字,金文竖的中间加粗,后改为竖上加点,小篆点演变为横,我们的祖先很早就采用十进位记数。在自然数中,十为最大数,表示“多”“久”义,意谓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古”字下部是一个“口”字,表示口口相传,世代承袭。上下合在一起,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为“古”。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十口相传为古。”故“古”之本义为口言前事。金文、篆书、楷书其字形同甲骨文。“古”字的本义就是“古代”,与“今”相对。“水”“古”为“沽”,即指“沽水”,是古代的一条河流,即今河北省的白河,源出河北古源县,流至天津市北塘入海。故天津市别名叫沽,大沽、塘沽、汉沽这些地方也都属于天津市管辖。现在的海河也叫沽河,河北省州河,古时亦称沽河。

“沽”,可拆分为“古水”。“水”为造酒的重要原料。古人常用沽河之水造出古代美酒。“沽”字读gǔ时,沽音通“贾”,以音通义,“沽”有买卖之意。“沽酒”,就是买酒。《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说,林冲被发配到沧州去看守草料场,天下大雪,他感到寒冷,想到“何不去沽些酒来吃”。这个沽字就等于买字。白居易《杭州春望》诗中有:“青旗沽酒趁梨花。”原来杭州风俗是在春天梨花开放时酿酒来卖,这里的“沽酒”就是卖酒。成语“待价而沽”的“沽”等于说卖,货物等待高价出卖,旧时比喻等待受到赏识时才出来做官。语本《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价)者也。”成语“沽名钓誉”,指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极力谋取好名誉。也作“沽誉钓名”“钓名沽誉”“沽名干誉”等。

“沽”通“酤”。《广韵·暮韵》:“沽,同酤”。《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陆德明释文:“沽,贾也。”刘宝楠正义:“沽,与‘酤’同。《说文》云:‘酤,一宿酒也。一曰买酒也。’……《广雅·释古》:‘酤,卖也。’酤为买卖通称,《说文》《广雅》各举其一耳。”按《汉书·食货志》引作“酤酒不食。”《晋书·阮籍转》:“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红楼梦》第二回:“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

雨 yǔ

“雨”,在六书中属象形字。

“雨”的甲骨文像雨点自天而降之形:上像云层,下像雨点滴落,故“雨”的本义为雨水。

现在的雨字,由“T”“冂”四个“‵”组成。“T”,为古文“下”字,强调其下落之势;“冂”,表示范围,雨具有范围性、时间性、水量性;雨字中的四个“‵”,表示雨滴之形。

笔者对“雨”字还有一种解释,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09年第一期《“法”字与水的文化探源》。文中说,“雨”字由三个象形字一、冂、水组成一个会意字。“一”代表天;“冂”,读jiōng,代表云;“一”和“冂”之间是一个楷化的“水”字。在天下,在云中,“水”来了,肯定是“雨”。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其意即雨是从云层中降到地面的水滴。笔者的考证,切合许文。

雨可滋润万物。春季,农民把谷物播种到田里,正需要雨水的滋润,这时候雨比什么都可贵,俗语云“春雨贵似油”。施耐庵《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是因为他在关键时刻能解救别人的危难。

雨的下落有时是密集的、纷纷的、倾盆的,于是人们也将一些事物的下落比作雨落,如“泪如雨降”。“雨矢”指箭矢像雨一样落下。“雨注”指像雨水一样下注,比喻密集。“梨花雨”就是在梨花开放的时候,有风吹过,片片飘落,犹如下雨一般。“杏花雨”指杏花开放时下的季节雨。

云、雨并用,常喻男女之爱。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立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楚天云雨”指巫山神女,或男欢女爱。“拨雨撩云”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风、雨并用,常喻形式变化。唐代刘禹锡《郡内书情献裴度侍中留守:“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八方风雨”,指当时四面八方风雨聚会,比喻形势骤然变化。

雨、露并用,常喻恩泽之意。刘禹锡《苏州谢上表》:“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指雨露滋润之恩,日后必将报答。再如李白《书情》:“愧无横草劲,虚负雨露恩。”这里的“雨露”,是表示恩情的意思。

雨字作雨水讲是名词,又可以引申为动词“下”。不过,当动词“下”用的时候,这个雨字就不能读yǔ(宇),而只能读yù(育),如《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古代当仓颉造字的时候,天上像下雨一样的下粮,晚上还有鬼哭。

泊bó

“泊”字,在六书中属象形字,一说属形声字,从水,白声。

“水”指江河湖泊井泉等水域。“白”,是“黑白分明”的“白”字,本义为“白色”。为什么这个字表示白色?这里着重说一下。

“白”的甲骨文字形,中间的三角形表示火苗燃烧的形象,外面上尖下圆的圆圈则是光环。金文则把圈内的火苗简化为一小横。小篆又把一小横中间朝上冒个尖,表示火苗上升的样子。从“白”字的形体演变情况看,确属象形字,像火苗向上燃烧之形。由燃烧表示光亮、明亮、白亮。故“白”字本义为“白色”。“水”“白”为“泊”,泊者,白色之水也。见《集韵·铎韵》:“泊,水白貌。”对于“白”字的甲骨文字形还有两说:一说像大米的颜色,一说像将发芽的种子的颜色。两说俱通。

“水”“白”为“泊”,是停船靠岸、停留、栖止之义。船为什么要在白色水域停泊呢?大凡舵手、船员都有一个常识:海上水深之处呈深蓝,水浅之处变白色。泊船之处,大都选择在海湾或海边水浅之处,这样才能保证船只安全。《说文·水部》:“泊,浅水也。”“泊”可表示浅水貌,水浅即显现水面白色之状。

《玉篇·水部》:“泊,止舟也。”很多古代文人常以“泊船”入诗。元稹《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陆游《夜泊水村》:“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王安石有一首诗,题目即为《泊船瓜州》这里的“泊”字,都是停船靠岸的意。还有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中的“泊”字。宋代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孙逖《夜宿浙江》:“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这里的“泊”字都有暂息停留之意。

“泊”由水白之貌,产生“淡泊”一词,即恬静无为,又由之引申出安静之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名句,意思是不追求名利才能志趣高洁。成语“淡泊明志”即由此而来。“水”,是大自然的产物,清澈透明、不掺杂质;“白”,有清白、纯洁之意,代表清明贤正。二者合而为“泊”,表示水般清澈、自然宁静、清清白白、心地安然,显示出清白、无争、平淡、高雅的生活态度。因此,人们喜欢用“淡泊”一词形容恬淡寡欲之人。

2018-08-09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34422.html 1 说文解字新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