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18年08月09日
第04版:特别报道 PDF版

“雷达神医”周树阳:

科技精兵 军旅先锋

维修雷达

答疑解惑

检修机器

□记者 姬慧洋 文/图

人物档案

周树阳,扶沟人,1977年8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二级军士长,现为32147部队修理连雷达技师兼分队长。入伍以来,周树阳两次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两次取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被战区表彰为“百名优秀士官”、两次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党员”、两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被旅评选表彰为“利箭标兵”,被商丘市表彰为“优秀现役军人新闻人物”,被原二十集团军表彰为“前锋标兵”。他的事迹先后被《解放军报》《前卫报》《周口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战友心中的“雷达神医”

某次演习,一个连队的雷达突现故障,周树阳第一时间进行检查,他打破常规,采取从后至前的故障排除法,发现调制管有打火现象,果断判定故障原因,迅速更换调制管,雷达恢复正常,前后用时不足两分钟。

周树阳入伍以来都在与雷达打交道,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理论积累,使他在“保障”过程中总能手到“病”除,他是战友心中的“雷达神医”。周树阳并不满足这些成绩,而是不断思考怎样才能让装备发挥最大作战效能。他开始向技术创新领域攻关,通过不懈努力和探索,先后研发出多项新技术,并获得科技成果奖。

原济南军区首个“有证”的雷达技师

1995年,周树阳走进军营,他发誓一定要在部队干出个样子来,为家人争光。3个月新兵集训结束要下连队时,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去学习雷达维修,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初到学习班,看到密密麻麻的雷达电路,周树阳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刚来就想放弃?”周树阳问自己,“怕吃苦的话,当初为啥来军营?”学不会,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向教员请教。餐厅、宿舍总能看到他勤奋学习的身影。就这样,8个月过去了,他记下3万多字的笔记,完成40余次实装操作,被评为“优秀学兵”,初步成为一名雷达修理工。可这与一名优秀雷达修理工还差之甚远。周树阳就不断“充电”,顺利考取了大专文凭,并在原济南军区第一个考取了雷达技师资格证,又先后到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接受培训,熟练掌握了十余种雷达的维修技术。

“党员就要率先垂范”

“党员就要率先垂范,一名合格党员就是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要时时冲锋在前、事事敢为人先。”这是周树阳经常说的一句话。

作为一名老兵,周树阳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体能训练大纲上,对于他这个年龄已没有了基本考核要求,而他为了保持自身的军事技能不退步,主动给自己加压,每周坚持一次10公里、两次6公里轻装越野跑。在去年的“神箭杯”军事考核中,他所有科目都是优秀。

在部队改革移防任务中,周树阳所在连队担负着器材仓库物资装载的任务。面对炎热的天气、繁重的装载任务,连队部分同志产生了畏难情绪,等、靠的思想比较严重。看到这里,周树阳主动要求成立党员突击队,并担任队长,带领全连党员,每天早上5时起床,连续6天奋战在装载场。每次装载他总是身先士卒,做好表率。看到“老标兵”这么拼,大家也不甘落后,又快又安全地完成了装载任务,受到机关领导表扬。

当好军营引路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雷达专业的技术“大拿”,周树阳不但注重自身的能力提升,同时积极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切实做好“传帮带”。

雷达维修内容杂、要求高,很多同志感觉摸不着头脑,就打退堂鼓。为降低新同志的学习门槛,周树阳就结合故障搞好现场教学,尤其对一些疑难故障,不仅告诉战友“是什么”,还向他们讲解“为什么、怎么办”。通过这种手把手的“帮带”,连队雷达专业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周树阳所带领的雷达班先后1人考上军校、2人荣立三等功、1人获得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1人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8-08-09 “雷达神医”周树阳: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34442.html 1 科技精兵 军旅先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