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新兵,商水人,1997年毕业于商水一高,通过当年的海军招飞层层选拔入伍。1997年9月至1999年1月在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飞行预科班学习,1999年2月至2001年6月在海军飞行学院学习,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军事学学士学位。胥新兵现在海军南海舰队某飞行团服役,正团职特级飞行员、领航教员,海军上校军衔。胥新兵安全飞行2800小时,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
□记者 彭慧 文/图
是船,就要搏击风浪,是骏马,就要奔驰,是雄鹰,就要理所当然搏击长空。
胥新兵1997年高中毕业后被招飞进入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习。小时候连汽车方向盘都没摸过的胥新兵,面对飞机既好奇又兴奋,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驾驶战机飞上祖国的蓝天。
记得第一次接触飞机,胥新兵是那么激动,可是激动过后就要面对那晦涩的飞行理论、飞机构造和枯燥的地面练习。面对墙上醒目的“地面苦练、空中精飞”8个大字、面对60%的高淘汰率,胥新兵觉得压力特别大。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飞出来”。
胥新兵自感资质一般,接受新事物较慢,所以只能比别人多付出、多练习。东北的冬天是寒冷的,但是胥新兵逼着自己顶着严寒比别人多练习一两个小时,他用冻僵的双手拿着地图和领航记录纸,一遍遍模拟练习飞行程序。在教员的耐心讲解和帮助下,通过不懈努力,胥新兵终于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成为一名海军飞行员。
是猛虎就声振山谷,是雄鹰就搏击长空。
入伍以来,胥新兵从一个懵懂无知的高中生到普通一兵、从普通一兵到飞行学员、从飞行学员到飞行员、从飞行员到领航教员,这一步步的转变,归功于他严格要求自己,政治立场坚定,工作勤勤恳恳,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胥新兵2012年11月随570舰执行第十三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及随舰出访欧非四国任务,荣获编队“十佳护航尖兵”称号。胥新兵参加2013年菲律宾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救助转移受台风“海燕”灾害的菲律宾伤病员上百人次,获得菲律宾民众和全球媒体的普遍好评。
高远的天空永远属于雄鹰的世界,然而,鹰欲凌长空,必先砺其翅。
2012年11月,胥新兵随人民海军570编队执行第十三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为了世界和平出征”的口号悠悠在耳,逐渐强大起来的人民海军也担负起了更多的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我编队航行在海盗经常出没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过往商船护航,人民海军的旗帜就是他们安全的保障。编队多次处理突发事件、驱赶可疑目标船只,全力保障了编队自身和护航商船两个百分之百安全,过往商船纷纷打出“谢谢中国海军”的标语,为中国海军赢得了荣誉和信任。护航任务结束后,编队按计划执行出访欧非四国的任务。先后访问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市、法国土仑市、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市、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市,和访问国海军及当地人民、华人华侨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开阔了编队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信任,很好地展示了我人民海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圆满完成了出访任务。
2013年11月,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莱特省塔克落班市受到重创,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赴菲律宾进行人道主义救援,中国政府迅速派出“和平方舟”医院船奔赴菲律宾,上级领导安排一架救援直升机随船出动。胥新兵机组接到任务,针对台风过后风高浪急着舰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人员装备多的困难进行了针对性的准备,研究了相关方案预案,机组密切协同将直升机和所有人员装备安全转移到“和平方舟”,舰船高速驶向菲律宾。经过两天一夜的行驶,安全到达菲律宾莱特湾,立即与菲律宾军地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对接,理顺各种关系,第二天就开设了直升机临时起降点、临时医院,开始进行伤病员转运工作。有一次,胥新兵机组去塔克洛班体育场接送伤病员,直升机落地,人员登机后,当地下起大雨,为安全起见,直升机没有贸然起飞,拉回慢车,进行地面等待。当时油量比较紧张,若长时间等待就无法完成任务,甚至不能安全回到母舰。机组通过进一步了解气象信息,得知10分钟后雨势会减弱,胥新兵便冒着小雨起飞,空中机组密切协同配合,按特情处置进行绕云躲避雨区,最后带着所有伤病员安全返回母舰,得到编队指挥员的表扬和肯定。
人民海军向前进!胥新兵说,正是一代代海军人的共同努力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才有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从黄水海军到深蓝海军的大发展!海军战士时刻牢记习总书记嘱托,立足本职、尽职尽责,为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民军队作出自己的贡献。
胥新兵想对家乡的广大青年说:人民海军的建设需要你们,你们的无限才华需要在海军事业中闪光!人民海军欢迎你!
头鹰振翅群鹰飞,鹰阵齐飞志高远。站在新的起点,胥新兵和他的战友们又有了新的目标,向着那一片深蓝,奋飞!
□总策划 薛振喜 李扬 □统筹 陈永团 郑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