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政府因体育馆建设缓慢严重影响省运会比赛被通报批评
扶沟县县长张颖波作检讨发言
在8月16日上午召开的全市干部作风大整顿第十次查处通报大会上,扶沟县政府因扶沟县体育馆建设进展缓慢严重影响省运会赛事安排被通报批评,县长张颖波作检讨发言。
近日,市干部作风大整顿督查组对扶沟县体育馆建设进展缓慢问题进行了专项督查,发现该县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大局意识不强。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是我市承办的第一个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全省综合性体育盛会,对于周口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建设、发展体育运动、展示城市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扶沟县委、县政府没有深刻认识到办好省运会的重要性,没有把比赛场馆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于施工进度慢于节点计划未引起足够重视,以至于扶沟县体育馆成为全市23个比赛场馆中,唯一一个未能按时交付使用的比赛场馆,打乱了赛事安排。
项目监管不力。扶沟县体育馆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应于2018年3月完工,后经上级部门同意,定于今年6月底建成。该项目采取PPP模式,由于合作方神州长城有限公司资金投入跟不上,施工时断时续,导致目前该馆仍然没有建成。造成这种落后被动局面,主要是因为扶沟县政府履职尽责不到位,对项目监管缺失、推进不力,在项目工期一再延后的情况下,没有对神州长城有限公司采取强制性措施推进施工,只是一般性地电话催促、函告协商。
担当精神缺失。2017年8月以来,市政府有关领导和省十三运会(周口)筹委会领导先后采取会议批评、电话催促、现场督导、发函督办等方式,督促扶沟县加快体育馆建设进度。扶沟县委、县政府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思想上不够重视,落实推进不力,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深入研究,不及时解决,口头表态硬、工作手段软,致使工作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省十三运会(周口)筹委会不得不于今年8月1日启动应急预案,将扶沟县承办的比赛项目调整至其他县。
督查通报指出,扶沟县政府对扶沟县体育馆建设进展缓慢,导致严重影响省运会赛事安排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市干部作风大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对扶沟县政府提出严肃批评,责成扶沟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全市干部作风大整顿查处通报大会上作深刻检讨。
张颖波在检讨发言中表示,“对标‘浓厚省运氛围’,我们有负重托;对标‘大干快上要求’,我们差距明显;对标‘周口添彩画卷’,我们知耻后勇。痛定思痛,扶沟县必将加压奋进、背水一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实干意识、底线意识,以项目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全力扭转被动局面,以实干、实绩、实效接受组织检验。”
川汇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被通报批评
川汇区副区长沈宗祥作检讨发言
8月16日,全市干部作风大整顿第十次查处通报大会召开,川汇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项目推进缓慢被通报批评。该区分管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川汇区副区长沈宗祥在全市干部作风大整顿查处通报大会上作检讨发言。
通报指出,川汇区在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中,缺乏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的精神和破解难题、攻坚克难的干劲,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没有积极主动地做好项目服务,特别是在拆迁、清表等项目前期工作方面滞后,导致一些项目推进缓慢,不能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按照《周口市加快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五城联创”迎接省十三届运动会实施方案》要求,川汇区作为责任单位共承担11项重点项目,其中6项进展缓慢,不能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川汇区作为项目所在地,由于其承担的部分拆迁工作推进缓慢,影响了一些项目进度。川汇区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抓得不紧、不实,责任未逐级夯实,措施未有效落实。项目推进缺乏统筹调度,与市直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部分项目责任单位、业主单位、施工企业等没有及时做好对接,工作衔接不紧,不能按时间节点压茬进行、有序推进。问题整改不力,对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督导检查时指出的问题,未按要求迅速整改到位,特别是对一些推动缓慢的项目,没有细化措施、夯实责任、强力推进。项目督查不力,且流于形式,对问题整改没有跟踪落实到位,没有严格奖惩措施,压力传导不到位。
市干部作风大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对川汇区提出严肃批评,责成该区分管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的区政府领导在全市干部作风大整顿查处通报大会上作出深刻检讨。责成川汇区政府深刻反思、积极作为,迅速制定整改措施,扎实推进所承担的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沈宗祥在检讨发言时表示,川汇区将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与市委、市政府同步合拍、同频共振、自觉服务,服从中心城区发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树立问题导向,组织专门力量对目前各项工作进行拉网式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重点疑难问题,主要领导现场办公,有关部门联合办公,形成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合力。建立与市直单位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市直业主单位和建设单位的沟通协调,变等任务为要任务,全力配合业主单位做好施工环境保障等工作,合力推进项目顺利进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和纪委监察委联合组成督查组,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及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其他各项工作进行不间断督查,每周按工作进度排出名次、全区通报,对工作不力、不能按时间节点推进工作的单位,坚决问责。扎实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以刮骨疗毒的勇气认真查摆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责任心不强、纪律不严、作风不实、执行力不够问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三大任务,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铁片区建设项目推进不力
市高铁办主任齐宏作表态发言
郑合高铁是河南省“米”字形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市重点项目,与之配套的高铁片区建设项目,是我市人民顺利乘坐高铁出行的关键工程。由于项目进展缓慢和推进不力,在8月16日上午召开的全市干部作风大整顿第十次查处通报大会上,市高铁办主任齐宏作表态发言。
针对高铁片区项目推进缓慢问题,自市干部作风大整顿督查组督查之后,市高铁办深刻反思、举一反三,认真查找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多次召开项目公司协调会。目前,施工队伍已经进场施工。
齐宏在发言中表示,高铁片区项目进展缓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认识不到位。市高铁办对高铁片区项目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导致行动不积极,在项目建设上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影响了项目进展。二是协调不到位。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中,协调力度不够,导致前期工作推进较慢,影响了合同签订和项目公司的组建,进而影响到资金注入和施工单位进场。三是督查指导不到位。尽管市高铁办建立了督查机制,但积极跟进不够、现场办公不够,对重点问题没有夯实责任、看死盯牢、及时解决。
齐宏表示,市高铁办一定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的重要意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作风大整顿当作一次契机、一种动力、一种鞭策。一是认真查找项目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有效措施,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扫清障碍。二是定期召开项目例会,研究加快项目建设的方案和措施。三是派专人进驻现场,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四是督促中冶天工集团和项目公司采取积极措施,尽快筹措资金,尽快完成施工准备,确保今年8月底全面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施工高潮。五是督促郑合高铁和高铁片区各建设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进度。同时,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质量和效益、安全和环保,按照既定目标,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确保郑合高铁如期通车,确保高铁片区满足通车条件,确保周口千万人民如期乘坐高铁顺畅出行。
高铁片区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项目启动缓慢
周口市天工高铁片区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克胜作表态发言
8月16日上午,全市干部作风大整顿第十次查处通报大会在周口人民会堂召开。高铁片区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项目因启动缓慢,周口市天工高铁片区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克胜在大会上作表态发言。
梁克胜说,高铁片区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项目启动缓慢,施工队伍未能及时进场,作为建设单位来说,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认清责任后,中冶天工集团领导高度重视,把高铁片区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项目列为集团重点攻关项目,由集团领导专门负责该项目的履约工作,积极研究对策,克服种种困难,疏通各种渠道,想方设法逐步解决资金问题,尽管前期工作进展缓慢,我们现在毅然从困境中拼搏出来,形势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以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冶天工集团将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全面细化施工组织方式,严密管理、精细施工,以“白加黑”“五加二”的干劲、只争朝夕精神,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就下一步的工作,梁克胜表示,一是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积极进行第二笔注册资本金的谈判工作,拟采取引入中国政企基金完成该项目资本金结构化融资,目前工作推进较为顺利,预计9月底通过评审后即可签约、注资。项目贷款也有实质性进展,分别跟兴业银行洛阳分行、中信银行漯河分行、民生银行漯河分行、工商银行周口分行等进行了谈判沟通,各家银行表现出了积极的合作态度,后续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前景良好。二是制订详细的节点计划。目前淮阳路已经全部开始施工,预计11月30日路基施工完成;平安路和站前广场的征地预计8月20日完成,2019年3月完成主体工程施工;落客平台2019年3月完工;高架桥施工2019年8月前全部完工;管廊施工跟道路施工同步穿插进行,于2019年6月全部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在施工队伍准备上,各个专业的施工队伍准备充分,具备施工条件后随时到位。在绿色施工方面,严格按照政府环保施工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争创绿色文明工地。
梁克胜最后表态,高铁片区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项目,从总的工期计划看,虽时间很紧,但有信心保证2019年8月底前具备通车条件,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周口人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