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18年08月17日
第10版:晚晴 PDF版

各国老年人带孙各有特色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其实,老人带孙并不是中国独特的风景,不少国家的老年人都走在带孙的路上,甚至成为带娃的主力。

美国

注重“界限感” 坚守“三大原则”

在美国人的亲情世界里,夫妻关系是第一优先顺序,然后是亲子关系,再次是其他关系。美国人由此约定俗成了一种“界限感”,老人不会主动去干涉子女的生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老人和子女不来往。事实上,很多美国老人愿意帮子女带孩子,但他们有自己的方法,绝大多数人坚守“三大原则”,以示对“界限感”的重视。

第一,子女带孩子的时候,老人不参与孩子的事情。美国老人这么做,是希望子女在孙子孙女心中占有一定分量。

第二,老人把孙子孙女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惩罚分明,不会溺爱。比如,小孩如果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老人会立刻把他们拉到一边罚站。

第三,子女需要老人帮忙看孩子时,要把孩子送到老人的家。如果子女想晚上接走孩子,老人也会愿意。他们认为,子女有困难可以帮助,但当子女有能力自己照顾孩子时,就应该由他们自己来承担这个责任。

英国

由不带孙变成带娃主力

曾经,英国老人的教育观是只当“育儿参谋”,负责出主意,坚决不去抢夺孩子的父爱和母爱。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英国经济逐渐不景气。如今,英国有900多万老人要照顾孙辈,270万老人甚至成为家中照顾孩子的“主力”。

65%的老人会帮子女照顾孩子,让子女安心工作;68%的老人会为孙辈的成长提供金钱资助,如买衣服、买玩具、发零花钱;1/4的老人会带孙辈一起出去旅行,如野营、登山等,《每日邮报》称其为“假日祖孙游”:“人们总是很怀念自己小时候的假期,老人们希望将这种乐趣与孙辈分享。”虽然老人自掏腰包带孙辈旅行,但他们并不在意费用的增长。当然,也有老人认为帮忙照看孩子“绑架”了他们悠闲的退休生活。

澳大利亚

近四成老人希望有“带孙费”

在澳大利亚,老人帮忙照看孩子也非常普遍。201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汉密尔顿博士在一份有关澳大利亚老人退休生活的报告中指出,3/4的老人认为帮助照看孙辈是件正常的事,他们也非常享受和孙子孙女相处的时光。

然而,当老人们每周花费13个小时或更多的照看时间,他们会感到压力很大,照看孩子也不再是一种“享受”,因为这样很难平衡生活,1/5的老人会因此会减少照顾时间。其中一位受访老人说:“孙辈们一开学,我就立刻去旅行,因为我不想留在家里被子女‘使唤’。”还有老人表示:“当我的第一个孙子出生后,我很乐意帮忙照看,因为那时我才50岁,从未感觉到压力。如今,我已经68岁了,患有关节炎,照看新出生的孩子就成了一件很辛苦的事。不是说我不愿帮忙,是身体不允许我像过去那样照顾他们。”此外,澳大利亚老年人保险机构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澳大利亚37%的祖父母希望在照顾孙子孙女时能够得到相应的酬劳。

韩国

学育儿课程 与保姆同薪

在韩国,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了照看孩子的行列,成为家庭的坚强后盾。老人们不但有工资,还会不断去上课,学习如何育儿。

2016年,首尔家庭研究协会对450位定期照顾孙辈的老人展开调查,发现近80%的老人都能得到等同于保姆的工资。住在首尔的安女士就是其中一员,62岁的她负责每天把外孙从幼儿园接回家,然后照顾他,直到女儿晚上下班后来接孩子。安女士称:“我女儿把孩子交给我照看,应该付些报酬,我每月的工资是100万韩元(折合人民币6057元)。”

为了更好地照顾外孙,安女士还参加了专门为老人开设的育儿课程。这种课程从2013年开始风靡韩国,许多公共保健中心都设置了相关课程,讲授急救术、婴儿按摩、婴儿喂养以及儿童游戏等内容。安女士的老师、专门教授急救术的宋其美称:“我接触到的老人都非常想学习现代育儿知识,时代不同,育儿理念和方法也有所不同,老人们觉得他们有必要用理论来充实自己。”

巴西

“职业奶奶”有工资和保险

巴西人很强调孩子的童年要有家人的陪伴。然而,近年来,很多巴西年轻父母的工作压力增大,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又不愿把孩子长期放在幼儿园,“职业奶奶”由此产生——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采用付费方式,甚至给老人买保险,让老人在家照顾孩子,“职业奶奶”也成为巴西家庭关系中的新元素。

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罗德本泊曾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由于子女需要,她辞职在家照顾孙女,成为“职业奶奶”。她说:“我也可以去发展自己的爱好或寻找新工作,但我更愿意照顾孩子,这是为了家庭幸福,也是为了孙女的健康成长。”

(据《快乐老人报》)

2018-08-17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35188.html 1 各国老年人带孙各有特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