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日前,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6类突出问题。
连日来,全国各地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围绕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打出一套“组合拳”,工作成效明显。
北京市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专门成立“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小组”,协调多部门联合行动,通过“拉网式”摸底排查并建立工作台账、推出分类治理相关举措、建立健全以大数据平台为主的监管长效机制,分“三步走”开展集中整治。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同时,北京市还密切关注可能在校内发生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严查中小学“课堂不讲课后讲”的问题,严查各学校及教师诱导、强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问题。对于公办学校参与、联合校外培训机构合作办学的现象,将进行严肃处理。
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一标准两办法”,即《上海市民办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上海市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和《上海市非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为民办培训机构分类管理、准入管理、规范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一标准两办法”的实施,将与上海今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幼升小“公民同招”政策形成呼应。专家们认为,家长对于培训机构的追逐、对于参加杯赛考证的“盲目热捧”,主要是为了叩开民办学校的大门,获得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公民同招”则将帮助更多家庭理性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之路,真正着眼于人的成长,培养良好学习兴趣和习惯。
陕西省西安市启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工作专项督查行动,对全市范围内民办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和全市范围内无证非法办学行为进行督查。本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也未取得营业执照开展校外培训的机构进行规范;对虽然领取了营业执照,但尚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规范,达到办学要求的办理办学许可证。
面对市内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多、分布广的现实情况,广东省广州市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核查登记,“一家一册”建立台账。广州全市统一建设排查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培训机构的证照情况、安全状况、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场地面积等情况,录入“广州市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信息平台”,由系统自动汇总情况,按校外培训机构存在问题的类别、所在区域、管辖的部门等分类统计。目前,全市已完成摸排校外培训机构6000余所、中小学校1200多所,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学生近26万人。
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全省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情况的通报》。“证照齐全”和无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被列入白名单,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有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被列入黑名单。
今年4月,河南启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各地积极开展摸排核查,并陆续公布了第一批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此次集中通报情况显示,全省被列入白名单的校外培训机构2517家,其中,郑州市最多,783家;其次是南阳市,326家。全省被列入黑名单的校外培训机构7674家,从目前公布的情况看,驻马店市最多,999家;其次是郑州市,854家。
河南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加强摸排整改力度,加强部门联动,在第一批黑白名单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摸排整改力度,分门别类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对存在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要全面整改,该办理证照的依法依规办理,该停止相关业务的应及时停止,该吊销证照的坚决吊销证照。各地还要建立黑白名单动态更新机制,根据整改情况,及时更新公布黑白名单,引导家长正确选择,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培训,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