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策划 薛振喜 李扬
□统 筹 陈永团 郑锴
人物档案
杜帅,扶沟人,1990年出生,2009年入伍,2013年入党。入伍以来,杜帅历任副班长、班长、代理排长等职,荣获优秀士官、优秀班长、优秀新兵骨干、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称号。2017年,杜帅主动要求前往马里执行维和任务,被联合国授予“二级和平卫士”勋章。
□记者 姬慧洋 文/图
当兵就要当好兵
2009年,杜帅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杜帅暗下决心:“当兵就要当好兵,当能打胜仗、敢打敢拼的兵。”
带着这份坚持,杜帅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进行军事训练。脚磨破了、手划破了,他简单包扎后继续训练……经过日光和风雪的洗礼,杜帅黑了、瘦了,但更结实了,挺拔的身姿将中国军人的精气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刻苦,所以优秀。入伍以来,杜帅先后荣获优秀新兵骨干、优秀士官、优秀班长、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称号。
带着家人的嘱托踏上维和路
2017年初,正在扶沟家中休假的杜帅得知国家将组建第五批赴马里维和部队这一消息后,主动向组织递交申请,要求参加维和任务。得知杜帅的想法后,他的父亲沉默不语,他的母亲一个人偷偷地抹眼泪。杜帅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兵就要当好兵,就要去最需要我的地方。”杜帅对父母说。
父母终于想通了,但他们对杜帅唯一的要求是“平安回国”。
带着父母的嘱托,杜帅提前结束假期回到部队接受选拔和考核。凭借入伍以来的刻苦训练和良好表现,杜帅幸运地被组织选中。他参加了3个月的封闭训练,最后高标准完成十余种高难度军事科目考核,正式成为一名维和战士,代表国家出征万里之遥的马里维和战场。
出征马里危险无处不在
马里维和任务区是联合国各维和任务区中武装冲突最激烈、恐怖袭击最频繁、自然环境最恶劣的任务区,也是联合国维和人员伤亡最严重的任务区,曾被联合国原秘书长潘基文称为“最危险的任务区”。
马里加奥当地时间2016年5月31日晚,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位于加奥的营地遭遇汽车炸弹袭击,造成重大伤亡,在哨位执勤的中国维和战士申亮亮壮烈牺牲。这次杜帅去的任务区就是申亮亮生前守卫的区域。
乘坐飞机到达非洲马里任务区后,让杜帅感到震撼的是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痛惜的是百姓生活的疾苦。当地武装冲突不断、极端恐怖势力气焰嚣张,使马里长期陷入战乱动荡、民不聊生的境况之中。
在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373天里,可谓是危险就在身边、敌情就在眼前,时时刻刻都在考验着杜帅和战友们应对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
直面战争方知和平可贵
2017年9月11日,距离杜帅所在营区数公里的地方先后遭遇恐怖分子5发迫击炮的袭击,2名马里军人受伤、马里政府办公楼被摧毁。杜帅和战友们在事先挖好的掩体里做好了迎战准备,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那一刻,杜帅认识到“有国才有家”的深刻内涵。
走出国门方知祖国强大,透过硝烟乃知和平可贵,历经战火更知责任重大。“在异国他乡的危险环境中执行维和任务,如果说出于什么私心,那应该是看到了更好的自己。因为这样,更能让人想清楚自己所求,看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因为身处战乱地区,恐怖袭击频发、武装冲突不断、自然环境恶劣、蚊虫疾病肆虐,这些多重的危险因素时刻存在,让人逐渐明白,人活着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杜帅说。
离开马里维和任务区时,杜帅荣获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胸前的“二级和平卫士”勋章也记载着他的荣光。在印有“UN”标志的联合国客机上,杜帅透过机窗望着那片炽热的红土地暗暗祈祷:“让和平永驻世界,愿马里早日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