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18年08月24日
第15版:小憩驿站 PDF版

吃瓜

■王旭

说“吃瓜”多是指吃西瓜,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去我家吃瓜”,那一定是吃西瓜。

一个西瓜消解了整个盛夏的溽热。

豫东平原土多含沙,利于西瓜生长。入盛夏,西瓜已熟,堆成山,压塌街。黑皮的花皮的,有籽的无籽的,任你挑选。

停下车,往瓜棚前一站,开口要问价格。这是自己的瓜,刚摘的,尝尝瓜味儿咋样,瓜农说着已搬一个放在你面前,用指头一弹,清脆悦耳。哪能禁得住这样的诱惑!中,就这个。你会紧跟着接一句。其实这时的瓜不用挑选,任拿一个,都属上乘之品。瓜农侍弄了一春,用血汗精心灌溉,产出的瓜哪一个不是优秀的!

瓜农右手持刀,左手将瓜立起,一刀下去,瓜分为二,底部瓜皮还连着。左手五指略转,原刀口同瓜农平行,刀又下去,二分四,每块又经两刀,瓜分十二块。轻轻松手,从上分开,如朵盛开的红莲。

掰一块,塞进嘴里,呀,清凉甘甜。瓜不离口,口不细嚼,只一扁,红瓤变水,水已入肚,三口两口,只剩皮了。来不及称赞,只有吃瓜的声音。

衣服搭在肩上,袒腹露乳,一手一块瓜,口不离瓜,瓜不离口,连吃带喝,一瞬间,瓜没了,瓜皮一堆,瓜籽一片,肚子凸起。吃罢,一擦嘴,才说出咬了第一口就想说的话,这瓜中,好吃!

吃瓜时见了路人,总是要喊一声,这瓜甜,来尝尝,再递上一块。路人也不客气,接着,塞到嘴里。一个瓜下肚便成了熟人,坐下能侃一晌,分手时还争着下次谁请客。

入了仲夏,麦收早已结束,秋庄稼已种好,草也锄了,到了真正的农闲时节。抱着一个瓜,搬几个马扎,到河边的树荫下享受吧。 

耳边是蝉鸣如戏,身边清水红莲。狗卧在脚旁,不时抬头看看,又趴在前肢上眯起眼。只有鸡,瞪着双眼,盯着西瓜,一见瓜籽落地,飞过去衔走了。

这时吃瓜就有讲究了,先将瓜一分为二,拿起一半切成两块,再把每一块均匀地切四至五牙,每牙都像半个月牙。红瓤黑籽摊一小桌。吃着瓜唠家常,家长里短,天文地理,直吃到红日西坠,暑热淡去。

现在西瓜品种很多,尤其改良瓜较多。以前的西瓜都是笨瓜,个儿大体重,一个有三四十斤,俩仨人根本吃不了一个瓜,于是瓜农就切着卖。在官路沿儿支一瓜棚,放一小桌,桌上置一蝇罩。路人口渴思茶,便坐在瓜棚下,切上几牙消解一路的酷热。

以前只有夏季才能吃到西瓜,立了秋,想瞎眼也吃不上。说有一老婆婆得了病,突然想吃西瓜。数九寒天,上哪儿弄瓜吃?孩子没法,只好用豆沙拌红糖哄骗母亲。如果是现在,孩子就不会骗母亲了,一年四季都有西瓜。

现在的西瓜小了点儿,精致多了,如八四二四瓜,一个瓜还吃不饱呢。瓜样也多了,网上传的有方形的,有心形的。对农作物也进行了艺术创作,农民都成艺术家了。

上世纪末国家提出科技就是生产力,这一时期农作物新品种研发最多,无籽西瓜开始推广。听说还有农民为了让西瓜长得大,把西瓜和冬瓜嫁接,让西瓜和南瓜杂交,倒没听说后来西瓜长成什么样儿了。

说来惹你笑话,我爱吃瓜瓤和瓜皮连接的部分。这地方的瓜肉带点酸味,又有嚼头,但啃食时怕别人笑话,脸露窘态,可是受不了诱惑,总要啃净方罢休。

不能写了,走,吃瓜去!

2018-08-24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36657.html 1 吃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