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日报社 周口市史志办 联办
1997年
■3月上旬,淮阳县龙湖风景区一期工程竣工,建成2700米湖滨路,恢复和兴建望台烟雨、苏轼读书亭、九龙山、九曲桥等景点。
■3月25日,全区干群收听收看邓小平追悼大会实况,沉痛悼念一代伟人邓小平。
■4月1日,沈丘至郑州往返旅客列车纳入全国铁路运行计划,车次由370次改为670次。
■4月5日,周口市被省政府授予“卫生城市”称号。
■4月25日,省、地、县文物部门开始发掘鹿邑县太清宫遗址。
■5月8日,周口地区第一家股票交易市场——黄河证券有限公司周口证券营业部开业。
■5月17至18日,周口地区第一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项城市举行,参赛运动员307名。
■11月16日,区内首次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384人报考。后经面试、测评,录用15人。
■11月19日,周口第一高楼——地区邮电局电信综合楼动工。设计主楼高24层130米,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
■当年,全区夏粮总产38.4亿公斤,全年粮食总产55.5亿公斤,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全区投放资金350万元,用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兴建11个解困市场和4条自谋职业一条街。
■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2984件,立案查处1231起,处理违纪党员510人。
■实施春蕾计划,帮助949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7月,地区妇儿工委、地区妇联开始实施春蕾计划,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救助贫困女童,并下发具体实施细则,采取多种措施,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实施这一计划的意义。
■全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普遍建立。5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工作普遍展开。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经过逐户核实、群众评议、张榜公布,确定全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17849名。保障金采取县(市)、乡(镇)财政和村委会3级负担。大部分市县从10月1日起发放保障金,在全省处于先进行列。
■移动电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随着移动电话价格的下降以及居民收入的提高,移动电话已进入区内部分工薪阶层。当年,全区移动电话用户达18047户,比上年增加12243户,增长210.94%。其中,数字移动电话用户达14776户。
■沈丘县实现村村通电话。1997 年,沈丘县投资600万元,用于地方国有本地电话交换机扩容和配套设施建设。至年底,全县21个乡镇的村委会通上程控电话,成为区内第一个实现村村通电话的县。
1998年
■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一),全区有11万多人次使用现代通讯工具相互拜年。
■5月7日,西华县城开通公共交通汽车。
■5月18日,省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将鹿邑县在太清宫镇发掘商末周初隐山大墓成果向社会公布。
■5月,黑龙江、浙江、安徽、山东、河北、内蒙古等省区800台联合收割机到周口帮助夏收。
■7月,全区普通高招上省定大专分数线人数3675人,居全省第二位。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河南省录取7名考生,周口地区占6名。
■8月25日,莲花味精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河南莲花味精企业集团自建厂后,采取“小步快跑”的发展方式,在全国率先形成万吨生产规模。到1995年,该集团依靠兼并联合和吸引外资,实现年产12万吨味精的生产能力,单厂生产能力跃居世界第一,总产居世界第二位。同时,该集团又建成全国最大的玉米淀粉加工厂,大大降低了味精生产成本。
■12月,省文化厅命名淮阳县大连乡为泥泥狗艺术之乡、沈丘县老城镇为顾家馍艺术之乡、西华县逍遥镇为泥塑艺术之乡、项城市官会镇为响锣之乡。
■12月16日,周口至漯河高速公路开工。
■12月23日,周口地区慈善总会成立。
■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普遍建立。1998年6月底,各市县全部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市县保障标准略有不同,按人均月纯收入计,周口市为90元,项城市为100元,扶沟、西华、商水、太康、鹿邑、郸城、淮阳、沈丘8县为80元。至年底,全区确定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606人,兑现保障金50.37万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全区城镇特困群体筑起一道安全线。
■漯阜铁路正式纳入国家路网。1996年,铁道部把漯阜铁路纳入国家铁路网管理,漯阜铁路成为连接京九线、京广线的一条最佳路径。1998年3月23日,铁道部同意分属河南省地方铁路局和安徽省阜阳地方铁路局的漯阜线、漯舞线与营业线(国铁营业线与国铁营业线办理直通运输的其他营业线)自1998年4月1日起相互间办理货物直通运输。漯阜线、漯舞线内周口分局管理段列在郑州铁路局范围,阜阳地方铁路局管理段列在上海铁路局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