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19年01月07日
第15版:小记者/佳作 PDF版

家乡的泥泥狗

小记者:韩颜泽 编号:181385 周口六一路小学五(4)班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文化色彩。说到我的家乡,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泥泥狗。

小时候就听爷爷说,淮阳是太昊伏羲氏建都和长眠之地,太昊陵是龙的传人谒祖朝拜的圣地。每年二月二,都会有好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聚集在庙会上游玩,这里有好多好吃的,也有好看的杂技。但每次去我都会被一种全身漆黑、造型奇特的泥玩艺儿吸引,这种泥玩艺儿就是泥泥狗。

泥泥狗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相传太昊伏羲氏首先驯服了狗,让狗为人类守家护院。那时候,人们认为狗是上天派来保护生灵的,于是狗就成了伏羲部落的图腾标志。这些泥制品也就以“狗”命名了。

最令人惊奇的是泥泥狗放在嘴里还能吹出响声。一开始,我是被它的声音所吸引,后来我才知道,泥泥狗是用泥捏的,全身以黑色作底,以红、黄、白、绿、粉五色做点缀,而且造型不一,据说每次庙会上会出现500多种造型。爷爷说,泥泥狗是一种祭祀物,所以又被称为“陵狗”,每年太昊陵庙会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泥泥狗入陵祭祖。

(辅导老师:高永兰)

2019-01-07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51693.html 1 家乡的泥泥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