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19年01月08日
第06版:改革开放40年·周口 PDF版

改革开放40年

周口大事记

周口日报社 周口市史志办 联办

2004年

■2月3日,中共周口市委第一届五次全会召开。出席会议的市委委员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4人任县(市)委书记,推荐6位县(市)长。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县级党政正职的任命,在全市是第一次。

■2月6日,由淮阳农民王伟自筹资金30余万元购买的一架“蜜蜂”系列轻型飞机正式投入运营。

■7月13日,由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张卫宪牵头承担的“生物技术处理农作物秸秆作为牛羊饲养研究与开发应用”项目,首次在国内研究开发微生物和盐化秸秆新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复合处理秸秆技术。这项技术超过同类技术领域的各种技术性指标,该项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

■10月17日~19日,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在淮阳县举行。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国内著名企业家和众多的传媒人士,国家、省、市党政军有关领导,与全市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参加节日活动。其间举行了“万姓同根”大型文艺演出、全球华人公祭大典、农产品展销会、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大展、祖地寻根联谊会、姓氏文化节个性化邮票首发、姓氏文化论坛及族谱展、“把根留住”综艺晚会等。在中华姓氏文化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全市共签订合同项目51个,合同总投资达63.58亿元,其中市外投资62亿元。

■申报中国杂技之乡获得成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杂技艺术事业,2004 年7月6日~8日,中国文联和中国杂协的专家考察团莅周实地考察。经过实地查看,专家对市内杂技事业给予高度评价。7月21日,周口市被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周口市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个市级中国杂技之乡。

■开行赴疆摘棉农民工专列。2004 年8月20日~23日、2004 年9月2日~5日、2005年8月7日,周口开行了周口—新疆的9个摘棉农民工专列,共发送旅客1.1万余人。

■周口市重奖2名科技功臣。2004年12月9日,在全市科技大会上,表彰了在科技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市农科所所长郑天存、河南金丹乳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鹏。2位科技精英各获奖金20万元,其中5万元属获奖者个人所得,15 万元由获奖个人自主选题用于科研。这是我市在制定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政策后对科技精英的第一次重奖。

2005年

■2月23日,沈丘县选手李一清在德国举办的2005年世界杯柔道赛上夺取女子78公斤级以上冠军,是河南省柔道健儿夺得的第一个世界大赛的冠军。

■10月15日,沙颍河复航工程沈丘至刘湾航道疏浚试航,标志着沙颍河周口以下93公里航道已全线贯通,沈丘船闸通航。

■2005 年,采取“双推双考”的办法从市直单位177名副处级后备干部中选拔副处级干部99人,受到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乡镇机构改革。2005年,按照省委、市委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组织部门职责,对乡镇科级干部底数进行了核查,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乡镇领导班子配备方案和超职数配备科级干部分流意见,圆满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全市乡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由改革前的1926个精减到1621个,分流乡镇人员22403名,清退临时人员1542名,有力促进了乡镇各项工作的开展。

■首次实施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2005年,周口市首次实施小麦良种补贴,共承担国家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任务453万亩,占全市麦播面积988.1万亩的45.8%,落实补贴资金4530万元,占全省补贴任务的15.1%,是全省补贴面积最大的市,共涉及9个县市、164个乡镇的2560个村委会。

■央视播出大型电视专题片《走遍中国·周口》。2005年4月11日,大型电视专题片《走遍中国·周口》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播出。《走遍中国·周口》共七集,分别为《梦幻之地》《伏羲文化》《老子故里话老子》《古城之谜》《万姓同根》《庙会古韵》《黄泛区沧桑巨变》。专题片全景式、立体式展现了独具周口特色的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及充满文化魅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周口。

2006年

■周口人民公园免费开放。2006年1月1日起,周口市人民公园对全市人民免门票开放。

■周口—北京西旅客列车成功开行。2006年1月5日至7日,由铁道部安监司等部门组成的铁道部安全评估组,对漯阜铁路(河南段)开行周口—北京西旅客列车进行安全评估,认为漯阜铁路周口至漯河段基本具备开行跨局旅客列车的条件。1月18日,周口—北京西K402次旅客列车首发式在周口火车站隆重举行。

■周口第一天桥建成并投入使用。经市政府批准于2005年10月由河南颂扬文化传媒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建设连接步行街和荷花市场、横跨中州路的周口第一天桥,于2006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天桥的建成,既方便了市民,又确保了交通安全。

■2月9日,“CCTV—2005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揭晓。西华县23岁青年、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成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最年轻的获得者。

■首届老子庙会取得圆满成功。首届老子庙会从2006年农历二月十五开始至三月十五结束,取得圆满成功。庙会期间,穿插老子铜像开光仪式和世界李氏宗亲寻根祭祖。庙会规模之大、参会人员之多、对外影响之深,成为鹿邑历史之最。庙会期间,客流量超百万人次,同时还接待各级领导及旅游团体120多批次。

■周口市植物园开工建设。2006年4月20日,周口市植物园项目建设正式举行开工仪式。植物园位于市东新区,周淮铁路以东、文昌大道以北、凹冲沟以南,远期规划占地面积2500亩。一期建设规划占地面积1300亩,其中水域湿地面积380亩,陆地面积920亩,届时将形成水域面积宽广、生物品种多样、娱乐设施齐全,集游览、观赏、科普教育、园林艺术于一体的专业植物公园,填补市内无大型高品位植物园的空白。

■全省首次经内陆港口周口港成功中转大宗货物。2006年4月16日至20日,河南省首次通过内河航运成功中转大宗货物。3月下旬,驻马店中原燃气电厂从上海港将货物装船启航,历经20天, 经过长江、京杭大运河入洪泽湖,进淮河到达安徽阜阳。后由周口市航务海事人员在阜阳与周口交界处接船领航。4月16日18时30分,从上海启航的满载单船单宗360吨总计720吨、价值2亿多元货物的两艘800吨级货船,经过800公里长途航行后,顺利驶抵周口港。这是沙颍河航运史上承运的最大的单船单宗货船。

■洪战辉事迹报告团在京巡回报告取得圆满成功。2006年6月5日至8日,由省委宣传部和周口市委宣传部共同组织的洪战辉事迹报告团在清华大学等5所高校巡回报告,引起8000多名师生的强烈反响,受到热烈欢迎。

■周口港首批出港货物启航。2006年8月1日,周口港首批出港货物启航仪式在周口港隆重举行。此次出港货物运输船舶总行程1100公里,途经沙颍河、淮河、洪泽湖、京杭大运河,最后抵达杭州港,是沙颍河河南境内断航30年之后首次用自己的船舶运输自己的产品,标志着河南航运历经30年即将走出低谷,迎来第二次振兴。

■开行周口—广州旅客列车。9月28日,周口—广州2506/7次旅客列车在周口站成功举行首发式。

■2006年10月29日晚,由中国文联、中国侨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河南省政协等主办,周口市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在淮阳县太昊陵羲皇文化广场隆重开幕,数百名海外华人相聚中华姓氏发源地寻根谒祖。

■农业生产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连创新高。2006年,全市1671.7万亩粮食总产首次突破60亿公斤大关,达到64.4亿公斤。

■大广高速周口段建成通车。大广高速周口段于2003年12月奠基,总投资51. 8亿元,是大庆至广州国道主干线河南境内线路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北起扶沟大杨庄,与开封通许段相连;南至项城贾岭,与驻马店平舆段相接。主线全长141公里,南北穿越周口7个县市区。2006年11月27日,市政府召开大广高速公路周口段通车新闻发布会,11月28日正式通车。

■商周高速周口段建成通车。经过3年建设,2006年12月15日,商周高速全线竣工通车。商丘至周口高速公路周口段全长68. 75公里。商周高速公路是商丘和周口两市携手共建的一条地方高速公路。

■召开中国共产党周口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周口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2月24日至27日在周口市召开。由12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的大会代表500名、列席代表107名参加会议。选举产生了由60名委员、1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周口市第一届委员会,选举产生了由40名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周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7年

■2007年3月14日,河南省第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郑州举行。周口市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淮阳县太昊陵祭典、周口越调、太康道情;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民间音乐项城市官会响锣,民间舞蹈项城市回民秧歌,沈丘县回族文狮舞,民间戏剧周口市越调、太康县道情,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淮阳县心意六合拳,民间信仰淮阳县太昊陵祭典、鹿邑县老子生日祭典。

■王文田、谢凤运、刘金行舍命拦车感动中国。2007年6月15日,周口市太康县外出务工农民王文田、谢风运、刘金行驾车行至广东九江大桥,发现大桥坍塌后,在距离断桥处约6米的地方,冒着大桥可能进一步坍塌的危险,拦住经过的8部车辆,并在第一时间报警关闭大桥收费站,避免了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他们将广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的2.5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了家乡小学。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扬。6月27日,市委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向王文田、谢凤运、刘金行学习活动的通知。9月21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开展向王文田、谢凤运、刘金行学习活动的决定。王文田、谢风运、刘金行当选2007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刘金行当选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

■9月19日,洪战辉当选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五保”供养工作。经过认真摸底核查,2007年全市共有“五保”对象58578户、63088人,集中供养21483人,全年累计发放资金6693. 1万元。75所农村敬老院全部竣工。省政府在鹿邑县召开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现场会议,周口市“五保”供养工作经验得以在全省推广。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51公里,跃居全省前列。2006年和2007年是周口市公路建设的高峰期。2006 年11 月和12月,大广、周商高速周口段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210公里, 全市高速公路百平方公里密度达到2.8公里,居国内一流水平。2007年11月,许亳高速公路周口段建成通车。原定2020年境内实现南洛、大广、商周、永登4条高速交汇的壮观景象2007年实现,比规划提前了13年。周口已初步形成了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高速公路网络,拥有高速公路里程451公里,约占河南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十分之一,百平方公里密度达3.8公里,里程居全省第二,密度居全省前三名。

■永登高速公路周口段正式建成通车。永城至登封高速公路周口段是全省首条以BOT方式建成的高速公路,总投资39. 7亿元,起于周口与许昌两市交界的扶沟古城,止于鹿邑戴庄(豫皖边界),与安徽亳州相连,全长117.6公里。2007年11月30日,永城至登封高速公路(周口段)正式建成通车。

■周口市被交通部列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2007年4月29日,交通部发出《关于印发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的通知》,将包括周口在内的全国179个大中城市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标志着周口市被列为全国公路运输重点建设地区,意味着周口市作为豫东唯一的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在各方面将享受交通部、省交通厅的各项优惠政策和重点支持。

2019-01-08 改革开放40年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52678.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