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窦娜
本报讯 CPI是老百姓的“菜篮子”和“米袋子”是否饱满的“温度计”。2018年我市CPI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1.7%,低于全省0.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这是记者近日从市统计局获悉的。
2018年,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商品价格全部上涨。居住类价格领跑CPI,成为推动CPI上行的首要因素,同比上涨3.1%。紧跟其后的是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2.7%。位居排行榜第三位的是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1%。食品烟酒类价格涨幅不大,上涨1.5%,其中蛋价涨势较上年明显增强,上涨18.1%;鲜菜价格上涨5.2%;鲜果价格上涨4.8%;畜肉价格则呈下降趋势,下降4.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衣着类价格、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1.1%、0.5%、0.5%、0.1%。
从全年各月我市CPI同比变化情况看,2018年我市CPI呈起伏波浪式,1月份CPI较好地延续了上一年的稳定态势,上涨1.3%;2月份受春节等假日因素影响,CPI涨幅明显,上涨2.4%,成为本年度唯一一个迈入“2”时代的月份;3月份CPI重返“1”时代,上涨1.8%;4月份上涨1.6%;5月份上涨1.8%;6月份CPI再次冲高,上涨1.9%;7月份、8月份,CPI保持理性平稳,上涨1.6%;9月份上涨1.8%;10月份上涨1.7%;11月份上涨1.3%;12月份上涨1.5%。
“2018年物价水平基本平稳,根据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以及2018年的CPI走势,2019年我市CPI还将是温和上涨的趋势。”市统计局工作人员分析说。
线索提供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