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邱一帆 文/图
本报讯 4月9日,周口日报《红色记忆》采访组赴沈丘县李老庄乡刘堂行政村卢庄红军团长卢子美的家乡采访,卢子美的孙子卢远东向记者讲述了卢子美“惊涛骇浪”的革命人生(如图)。
1931年,卢子美所在的国民党26路军被调往江西宁都驻防,卢子美在行军途中保护一名士兵,被反动军官打成重伤住院。在卢子美住院期间,26路军总参谋长赵博生先后两次到医院看望他,认为卢子美富有正义感,可作为重点对象培养。原来,赵博生是共产党员。之后,赵博生把卢子美的情况向26路军地下党特别支部书记刘振亚、组织委员袁血卒进行汇报,经研究,决定由赵博生、袁血卒作为卢子美的入党介绍人,介绍卢子美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的一天傍晚,赵博生和卢子美在一个小山沟里秘密进行了入党宣誓。
“宁都暴动”爆发后,26路军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红5军团。接下来的战斗岁月里,卢子美先后担任红五军团四十五团长、少共国际师二十七团长、红一军团二师四团长、红一师二团团长兼参谋长,率部参加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战功赫赫。1934年,卢子美随队参加长征,任团长。
1936年,红军长征部队进入四川雅安。卢子美在一次战斗中与红军失去联系,无奈返回老家。1938年,卢子美北上延安寻找红军,路上遭遇日军,无奈返回。1940年、1942年,卢子美先后去大别山和湘西寻找队伍,均未能如愿。
此后,卢子美在家乡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培养革命骨干;农业合作运动中,卢子美把组织给的500元退职金和医疗费捐出来,为集体购买了牲畜,并担任饲养员;1965年,村里办小学,卢子美当上了民办教师。
1978年,80岁高龄的卢子美终于找到了红军时期的老战友肖华,证明了自己的红军身份。1983年,卢子美恢复了党籍,河南省委组织部批准享受行政十六级待遇!两年后,卢子美去世。
“爷爷对家人隐瞒很深,以前全家都不知道他是地下党员,爷爷从来没有跟家里人讲过。爷爷腿上有不少伤疤,阴雨天气时会很疼,便让我帮他捶腿。我曾多次问爷爷腿上为什么这么多伤疤,爷爷总说是坏蛋打的,再问便不再回答。”谈到往事,年过六旬的卢远东几度哽咽。
在卢子美生活的故居门前,两棵苍翠的松树格外显眼。卢远东对记者说:“这两棵松树是爷爷健在时亲手种植,爷爷告诉我们要像青松一样大雪压顶不弯腰,要做一个坚强、诚信的人。”
翠柏青松伴英烈。在卢庄村头碧绿的麦田里,有数棵松柏分外挺拔,树下有一处墓碑,这里就是红军老团长卢子美的长眠之地。墓碑字曰“永垂不朽 红军团长卢子美之墓”,由老将军孙毅书写。清明刚过,墓碑前有一束菊花,摆放整齐,根部有白色的防尘袋。“应该是有人过来扫墓了。”卢远东说,“爷爷不忘初心,忠心为党、为人民,把自己写的‘平地行舟非好汉,惊涛骇浪识英雄’对联贴在屋内,时刻教育子女为党、为人民多做好事。”
采访结束了,接下来,周口报业传媒集团将通过多个平台发布文字报道、专题视频等,讲述红军老团长卢子美的革命事迹,敬请关注。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