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加强居住社区建设,积极创建绿色、完整社区。开展完整居住社区设施补短板行动,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社区服务业,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组织、业主参与、企业服务的居住社区治理机制,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居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因地制宜对既有居住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附属设施改造提升,推动绿色社区和完整社区建设。贯彻落实《周口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全市35%以上的城市社区达到创建要求,2022年,力争全市60%以上的城市社区达到创建要求,基本实现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目标。
积极推进生活圈、健身圈、阅读圈“三圈”建设。围绕建设15分钟生活圈、健身圈、阅读圈,统筹布局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补齐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社区服务短板。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和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提升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以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城市交通畅通行动”为抓手,以搭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载体,加快发展“新城建”,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
努力改善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以城市出入口、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统筹规划建设市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积极推进厨余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中心城区率先实现餐厨垃圾单独处置。
提升城市交通综合运营能力。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新发展大型住宅区、商业区时,优先考虑公共交通配套,加大换乘枢纽、停靠站的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智慧公交。完善一批中心城区与组团城市(西华、项城)及郸城、太康等县城快速通道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加快推进主干道交通信号灯联网联控,合理设置限时、分时、错时和夜间临时停车泊位。
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积极构建智能高效的城市数字管理平台,完善视频监控、城市影像信息采集车、无人机等城市管理智能设施。2021年年底前,实现与省级、国家平台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城市管理事项“一网统管”“一网通办”。
加快发展“新城建”。积极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建设,建设拓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等平台,构建市政基础设施“一张网”。利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智慧井盖”“多功能杆”“智慧管网”等智能化应用。培育一批智慧化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小区样板,积极实施智慧交通、智慧停车、智慧市政、智慧环卫等智慧化示范项目。
关键词:提升城市安全韧性能力
以开展“城市体检”为抓手,完善城市安全体系,压实行业安全监管责任,提升城市安全韧性能力。
中心城区率先启动城市体检工作,对标先进标准,分析评估城市运营状况,查找突出问题,制定行动计划,谋划实施项目。
完善城市安全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传染病检测和救治能力,推进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增加大型体育场馆等场所的应急防疫救治功能;建立城市安全风险清单,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地质灾害防治、防洪排涝、城市消防等各类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深入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城市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格排查治理建筑工地、公共建筑、娱乐场所、城镇燃气、地下空间等场所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建立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为基础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严格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完善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项目手续,消除监管缺失和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城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安全风险管控。
关键词:百城提质和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以文明创建引导百城提质,以百城提质支撑文明创建,努力实现同步发展、同步提升。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建党100周年组织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组织“百年党史”宣讲团巡回宣讲,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开展党史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少儿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融合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相互促进,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对现有公园、游园提升改造,增添文化元素,打造“主题文化园”,推动“满城文化”建设。
抓好社区文明创建。积极创建绿色社区、完整社区,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管理。积极创建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社区站所建设,拓展服务内容,搭建实践平台,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关键词:以百城提质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做优做强县域经济龙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依托特色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主导产业,提供稳定就业岗位,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吸引更多农村人口向县城集聚。加快补齐县城在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等方面短板。树立城乡一盘棋的理念,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延伸,助力乡村振兴。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