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丹
历尽沧桑的老铁轨静静卧在楼宇间,或笔直,或曲折,或交错纵横,向着望不到尽头的远方延伸。铁轨两旁,有小朋友喜欢的游乐场,有大朋友喜爱的运动场,还有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各种花草树木。
这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漯阜铁路,不再只是一段废弃的铁路线,早已变成了周口的绿色走廊——铁路主题公园。
天暖时,踩着忍辱负重的老枕木,一步步向前,我喜欢看身旁一棵棵会开花的树:樱花、桃花、海棠、紫叶李;喜欢徜徉在一片片花海旁:玫瑰、月见草、波斯菊、萱草花;喜欢寻觅铁轨基石缝隙间一棵棵小草、一朵朵小花。
一路欣赏,一路感受,不知不觉间,季节在转换。有一天,在中州大道与黄河路交叉口西南角的铁路公园,猛一抬头,发现一座旧厂房突然变了模样,大门变成了徽派建筑风格,这里变成了端庄典雅的文学殿堂——周口市文学馆。
这感觉,真的很奇妙:行走在铁路主题公园,那蔓延向远方的铁轨,通向缤纷的花朵,也通向百花齐放的文学花园。
梵高说:“我喜欢在大自然和绘画里迷失的感觉。”的确,无论什么地方,能够让人喜欢到迷失,那儿自然就是属于自己的最美好的世界。我喜欢自然,喜欢文学,在自然花园里遇到文学花园,这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真是美好到极致。
走进文学馆,浓郁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正门墙壁上悬挂着三块匾额:正中是“文以载道”,右侧是“百家争鸣”,左侧是“百花齐放”。馆外,每个季节都有花开;馆内,丰厚的文学遗产和灿烂的文学成就,分明就是文学花园里的“百花齐放”。
如果说,花草树木带给我诸多美好、丰盛的内心感受,让自己获得安静和满足,那文学花园里的精神盛宴,更是可以丰富并安顿人的灵魂;如果说,看过很多小花春生夏去的“花”的一生,看过许多小草一岁一枯的“草”的一生,明白花开花落、生生灭灭是如此自然,那在文学的花园里,遇到那么多的人生智慧,又怎会不是对人生的启迪?
更何况,我们还有一位伟大的老乡——被誉为“道德文章天下第一”的老子。“老子”这两个字,不管是作为一个人的人名、一本书的书名,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的名称,都早已名动天下。进得馆来,一眼可见对老子的尊崇:对着文学馆大门“文以载道”的匾额下,就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黑色浮雕。
当然,不只是老子,这里还展示着周口文学从远古到当代的发展历史,承载着周口文学丰厚的现在与璀璨的未来,让人可以深深感受到周口的文脉流长,像馆外绵延的铁轨,悠远绵长,望不到尽头。
在一望无际、锈迹斑斑的铁轨两侧,长满花草树木,给人带来一种历史与生态交融的氛围,生发出一种不可遏止的生命力和别具一格的美感。有了阳光雨露的滋养,植物的根才能扎得牢,叶才能长得密,花才能开得好。同样,有着文化的启迪和滋养,我们的精神根系才能扎得更深,获得的精神力量才能更加枝繁叶茂。
沿着铁轨行走,眼中不再只有两旁的花草树木,还有“长”在铁轨之侧的文学馆,感觉它就是“长”在公园里的一棵常青树。如果追问应该是什么树,我愿意把它想象成一棵松,就是浮雕画中老子坐在一棵树下的那棵“不老松”。真巧,文学馆的正前方,就有几棵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