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2年01月10日
第06版:身边 PDF版

见义智为

——周口小伙儿李昆明教科书式操作救回溺水者

救人现场(视频截图)

面对镜头,李昆明很是腼腆。

□记者 郭坤 文/图

核心提示

“水很凉,身体很沉很冷。期间有点儿着急害怕,最后很兴奋。”1月8日,回忆起两天前发生的事情,1996年出生的李昆明向记者这样描述当时的刻骨感受。

1月6日,周口经济开发区太昊路办事处许寨社区青年李昆明途经周口大道桥时,从冰冷的沙颍河中成功救回一名溺水者。

见义勇为,更是见义智为!与李昆明详聊救人细节后,记者感受到,面前这位1米81的帅气小伙,不仅满腔热血充满勇气,还头脑冷静遇险不乱。

他对溺水者的施救堪称教科书式操作。

冰冷刺骨 他奋力游向溺水者

1月6日中午,李昆明和女朋友驾车途经周口大道桥时,看到一群人站在桥上往水里瞧着什么。好奇的李昆明停下车来,挤进人群想看个究竟。

有人溺水,且有段时间了!

李昆明瞬间热血上头,扭脸对女朋友说了句“关上车门,跟我下去救人”,随后便朝桥南头狂奔,欲从大桥东侧河堤处下水。

他一边跑,一边甩下身上的大衣。奔跑过程中,李昆明逐渐冷静下来,回头朝人群大喊:“再来两个人帮忙!”看到人群中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人向他跑来,李昆明救人的底气陡增。

来到河边,迅速蹬掉鞋子,李昆明深吸一口气扑入水中。冰冷的沙颍河水瞬间浸透他的全身。忍耐着刺骨寒意,李昆明快速游向十几米外的溺水者。

距离溺水者1米左右时,李昆明没有立刻伸手施救,而是朝着沉沉浮浮、手脚乱动的溺水者大喊:“不要动,不要动,我来救你。”或许是听到了喊声,溺水者的身体逐渐平复下来,不再乱动。

见状,李昆明伸手将侧身对着自己的溺水者调整为背后对着自己,双手插入对方腋下,把溺水者头部抬出水面保持呼吸,准备采取“反蛙泳”的姿势游回岸边。

游不动!湿透的衣服严重束缚了动作,寒意也刺激着身体越来越僵硬,仅靠双脚的踩水力量,李昆明拖不动同样被湿透的衣服缠身的溺水者。

有那么一瞬间,李昆明感到了害怕!

他不是一名普通“会水的”

害怕,但并没有慌乱。因为,李昆明不是一名普通“会水的”。

小学、初中都是田径运动员,高中开始学武术,大学上的是武术专业,大学期间又系统地学习了篮球、羽毛球、健身、游泳。现在他把游泳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考取了游泳指导员证和游泳救生员证,加入了周口市游泳协会,还在沙颍河里挑战过21公里水上极限马拉松。

良好的身体素质、高超的游泳技术,又学习过专业的施救技能,都是李昆明不慌乱的底气。他立刻作出调整:抽出双手,左手拖住溺水者后颈处,右手划水配合双脚踩水。

溺水者被拖动了,李昆明害怕的感觉也随之消散。手脚并用、一鼓作气,他很快就将溺水者拖到了岸边。

此时的李昆明已无力再将溺水者拖上河堤,半截身子浸在水里的他又指挥着来帮忙的热心群众,将溺水者和他拉上河堤。

见溺水者能自主呼吸且意识逐渐恢复,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李昆明赶紧跑回车里,随即离开现场。

“还行,做的没啥毛病。”

复述整个救人过程时,李昆明的语气、神态都很平静,只是在说到他拖不动溺水者时情绪才有些许波动。不过,记者依然能从只言片语间感受到当时的惊心动魄。

李昆明说,这两天他在脑海里一直复盘整个救人过程:从决定施救到喊人帮忙,从脱衣减负到不贸然跳水,从语言安抚再到及时调整施救方法……“还行,做的没啥毛病。”他笑着这样评价自己的操作。

表面上也许看不出来什么,但李昆明的心里其实很兴奋,他坦言:“从救完人到现在两天过去了,想起来还是很兴奋。”

让李昆明兴奋的并不是因为朋友的传播让他成为大家关注的“新闻主角”。“我的职业是游泳教练,又接受过专业的救生员培训,遇到有人溺水,不可能不去救。”

真正让他兴奋的,是他用勇气和能力挽救了一条生命!

救人一事被广为传颂,不少泳友和曾经的学生给李昆明发来短信,表示要向他学习,以后遇到溺水者也要挺身而出。对此,李昆明不无担忧,作为游泳教练和游泳救生员,他由衷地提醒:“会游泳不一定能救人。施救溺水者,不仅靠勇气,更要靠能力,施救者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救。这次能成功救回溺水者,和我常年锻炼身体、熟悉施救水域,又经过专业培训有很大关系。施救过程中最危险的时候,是与溺水者接触的时候。看到溺水者手脚乱动,一定要避免直接接触,距离溺水者1米左右时要大声喊话安抚溺水者不要乱动。如果在溺水者平复前直接接触,出于求生本能,手脚乱动的溺水者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手拉脚踩把施救者拖入水底……”②18

2022-01-10 ——周口小伙儿李昆明教科书式操作救回溺水者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56982.html 1 见义智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