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2年01月10日
第07版:铁水牛 PDF版

游秦皇岛

■王科军

不论是古代的文人墨客,还是今天的名流,大多会把秦皇岛当作帝王之城、避暑胜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一次秦皇岛,看到了无边的大海,见到了雄伟的关隘,听到了拍岸的涛声……

在北戴河车站下车后,首先游览老龙头长城。大约是中国人骨子里烙下的文化印记,让我对长城充满了向往。因为老龙头是长城入海口,这让我非常激动。迈上台阶,一座城楼展现在眼前,它就是面朝大海的观海楼——澄海楼。站在楼前,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更不敢相信,我已站在长城的起始处。楼上“雄关万里”四个大字,让我顿生几分豪迈之情,不得不由衷赞叹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智慧。

海浪一次又一次拍打着海岸,望着与天融为一体的大海,不得不让人感叹大海的胸襟,因为只有它能包容那么多的苦难。走下阶梯,许多刻有名人文章的石碑展现在眼前。最显眼的要数乾隆时代刻成的“一勺之多”的石碑,上面刻的是乾隆的文章,一半已被日本轰炸机炸入海底。任凭风吹雨打,残缺的它依然静静站在那里,像在告诉人们那段屈辱的历史,告诉人们一个不变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天,游览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进入山海关,满目的城墙。在这几层楼高的城墙上,可以五马并驰,两侧曲曲弯弯,一直延伸到大山的背后。

听着导游的讲解,我心里暗自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拿瓮城来说,它是攻入关内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敌军全部进入,守城将士就立即关闭它所有出口、入口,将敌人困住,高大的城墙成了最好的屏障,上面将士能用箭射死敌人,下面的敌人却伤不到上面的将士。

看着城墙上古老的城楼,让人恍如穿越时空。我抚摸着城楼,仿佛能与历史对话。沿着城墙走入士兵们的营地,一条通炕,多少士兵在寒冷中入眠;一口大锅,多少士兵在催促中喝粥;一个营地,多少士兵在对亲人的思念中英勇奋战。

秦皇岛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帝王称号命名的地方,这与秦始皇幻想长生不老而派人入海寻仙求药不无关系。当年,秦始皇在秦皇岛挑选百名童男童女,满怀希望让他们去寻仙求药,并期待着他们胜利归来。然而此行却是“黄鹤一去不复返”。抬起脚,来到求仙殿,看到秦始皇正在为那些求仙大臣敬酒。始皇帝在求仙路上望穿秋水,百名童男童女的父母在海边盼望孩子归来,不也是望眼欲穿吗?在这组秦始皇“望海大会”石雕的背后,我看到涟涟的泪,听到了声声的怨。

到了秦皇岛,自然要去欣赏海景。在北戴河海边,导游告诉我们,毛主席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就是在这里写成的。1954年夏,毛主席又一次来到北戴河,每天工作之余,他一定要去游一次泳。毛主席喜欢热闹,喜欢和大家成群结队地游,一边游一边和年轻人聊天。名义上警卫是保护毛主席,事实上毛主席的游泳技术比一般警卫要高得多。

毛主席每次游泳只下一次水,下去就要游个够。像往常一样,那次毛主席游了一个多小时,经大家一再劝说才上岸。他在沙滩上漫步,嘴里念念有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毛主席对警卫陈长江说:“这首诗的作者是曹操。”陈长江有些惊讶:“曹操也来过这里?他会写诗?”毛主席笑了笑:“他当然来过,上过碣石山。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时任大将军的曹操为清除边患,巩固后方,率大军北征乌桓。大破乌桓后凯旋回师,途经渤海口附近的碣石山,乘兴登临,观看沧海壮丽景色。这个时候,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不过,他写的是一首无题诗,后人取名为《观沧海》。”

陈长江说:“曹操是一个大奸臣,没想到他会写诗。”毛主席连连摆手说:“《三国演义》将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大诗人……”次日,毛主席纵笔挥毫,写下了不朽的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走近海滩,看到的全是细沙,我忍不住想光脚踩在上面。脱了鞋,去了袜,我迫不及待地随着人流踩沙前行。细细的沙子直往我脚趾间里钻,滑滑的、痒痒的。海水一会儿冲上来,一会儿又退下去,拍打着脚背,舒服极了。

秦皇岛眼前的美丽让我难忘,秦皇岛古老的历史让我神往。几天的行程变成了一幅幅壮美的图画,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2022-01-10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56983.html 1 游秦皇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