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珂 文/图
1月21日,农历腊月十九,小雪。
“全市境内有一次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要持续几天,大家要按照活动计划,对所帮扶的困难群众进行上门走访,绝不能让他们挨饿受冻!”周口萤火虫公益志愿者李雅丽一边在萤火虫公益群里打着字,一边想着西华县东王营乡首帕于行政村的邵大哥家还没去。春节临近,雨雪侵袭,她牵挂困难群众的心情更迫切。
“大家再辛苦一下,我们要赶在路上还没积雪前,把过年必需品送到困难群众的手中,让他们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同一天,刚在川汇区、港区慰问两个困难家庭的“萤火虫”爱心企业家——周口同和堂总经理刘建波马不停蹄,又赶往商水县一个困难家庭。
春节慰问困难群众已被周口萤火虫公益确定为每年必须开展的公益项目。今年1月12日,和往年一样,周口萤火虫公益启动春节送温暖活动,按照会长负责制,划分帮扶对象,制定帮扶计划。截至1月25日农历小年,他们共走访20多个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价值1万余元的面、油等生活物品以及近6万元的善款,真真切切把关爱传递到每户困难群众心中。
萤火微光,正凝聚成炬火,驱散冬日寒冷。
“‘绿马甲’来了”
“爸,爸……‘绿马甲’来了。”1月20日,港区李埠口乡李大哥的一双儿女努力地发出喊声,话语虽然有点儿不利索,却洋溢着兴奋。
这两个孩子都是智力障碍患者,母亲早年去世,父亲长期瘫痪在床,无劳动能力,靠政府补贴艰难度日,家庭十分贫困。
两个孩子口中的“绿马甲”就是周口萤火虫公益志愿者。李大哥是萤火虫公益长期帮扶对象,平时志愿者们像走亲戚一样,经常到他家中帮扶,“绿马甲”就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最深的印记。
“李阿姨,送给你,祝你春节快乐。”1月13日,见到萤火虫公益志愿者李雅丽,商水县老城区曹营行政村的小晰(化名),高高举起手中的画。
放寒假的第一天,小晰就给李雅丽打了电话,说画了一幅画,要作为春节礼物送给她。
今年9岁的小晰也是萤火虫公益长期帮扶的对象,爸爸去世,母亲改嫁,她和哥哥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靠几亩农田艰难度日。
“年幼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爱,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在长期帮扶困难家庭的过程中,身为母亲的李雅丽敏锐察觉到这个问题,便号召有条件的志愿者学习家庭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从“心”出发温暖幼小心灵。如今,萤火虫公益多名志愿者考取了相关职业证书,这也让这个组织在帮扶困难家庭时更加专业、更加科学。
当天,李雅丽与小晰一起画画、谈心、做游戏。“能明显感觉到,她画画的主题越来越丰富,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李雅丽欣慰地说。
“你们的电话号码我记在了心里”
“我给你们说说最近我媳妇的病情……”“我给你们说说最近孩子的情况……”西华县东王营乡首帕于行政村的邵大哥平时经常给“萤火虫”打电话唠家常。每一次,接电话的志愿者都认真倾听他的诉说。对于经常帮扶困难群众的“萤火虫”来说,“话聊”也是志愿服务的一种形式。
“经常给你们打电话,其实也没啥事,就是想给你们说说话,心里踏实。”1月22日,邵大哥对前来慰问的萤火虫公益志愿者说。
“生活上有啥困难?媳妇的病情怎么样了?”萤火虫爱心企业家——周口天久康医药有限公司经理宋伟边问边拿出本子。
邵大哥的妻子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发病时,对邵大哥来说就是一种煎熬。三个孩子在上学,妻子也必须有人照看,邵大哥没有时间外出务工,家里的几亩地就是一家维持温饱的根本。
“帮我给妻子看病,逢年过节送钱送物,感觉很温暖。”邵大哥对“萤火虫”的感谢发自内心,“你们的电话我都记在心里,和你们聊天,心里高兴”。
受到“萤火虫”长期帮扶的邵大哥,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家里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屋里的东西也摆放得井井有条。
他说,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公益路上,我愿做一名长跑者”
一夜雨雪,1月22日,气温骤降。在慰问困难群众的路上,李雅丽拨通了正在社区疫情防控点执勤的“萤火虫”志愿者张曼丽的电话,询问这两天社区疫情防控的情况。
一部分人忙着慰问困难群众,一部分人忙着助力疫情防控,虎年春节到来之前,“萤火虫”很忙。
“萤火虫公益由各行各业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组成,有企业家、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上班族,凝聚起了巨大的力量。”宋伟说,“我们主要帮扶困难群众,但同时也参与各项社会事务,疫情防控一线一直都有我们的身影。”
“每次帮助到困难家庭的时候,我都心存感激,感激他们让我明白‘付出’一词的幸福感。他们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触动,让我理解到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孝道、什么是不离不弃……”李雅丽说,慈善只有起点,爱心没有终点!在公益的路上,她愿意做一名长跑者。
这也是“萤火虫”志愿者们共同的意愿。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