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志新 文/图
“以后每个年关,我都会来看望你们的。”这是项城官会镇昌福学校“最美农民工校长”马刚在2009年春节前走访慰问困难家庭时,给父老乡亲搁下的一句宽慰话。
“好啊,那您可别忘了,以后过年时一定再来看看我们啊!”马刚回忆起乡亲们当时的话语,觉得自己那句宽慰话,俨然已成了他们心中的承诺。
“既然乡亲们这么想,我就不能寒了他们的心。”为此,每逢过年,不论早晚,马刚总会到这些困难家庭走一走,看一看。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马刚一年不落,不知道去过了多少困难家庭,并将那句宽慰话真正当做了对乡亲们的承诺来践行。
今年年关,同样如此。
1月22日,距离春节越来越近,天气也变得寒冷起来,下起了雨雪。此时,马刚心里又牵挂起这些困难家庭。
“今年的生意特别难做,又加上疫情防控,我犹豫着去不去看看他们?”马刚说,“后来,我想了想,一定要去。就算为了自己那句话,我也要去,能去上几家是几家!”
马刚的第一站是官会镇敬老院,因为这里有一个令他牵挂的10岁孩子——文文(化名)。三年前,因家庭变故,文文成了一个孤儿,来到了官会镇敬老院,后被敬老院送到了马刚的昌福学校。文文从一字不识到现在的品学兼优,令马刚倍感欣慰。
去年这个时候,马刚特意把文文接到学校一起过年。“本打算,今年还把文文接到学校一起过年。不过,现在由于疫情,这个春节恐怕不行了。今天,我特意过来告诉孩子一声,就是让他在敬老院里好好照顾自己,过年开心一些。”马刚说,由于疫情防控,当天他连敬老院都没进去,只是把文文叫出来,在大门口说了几句话,并为文文穿上新买的棉袄。
离开文文那里。马刚来到了官会镇孙腰庄村的南南(化名)家。十年前,当马刚第一次来到这个家庭时,看到南南这个孤儿和70多岁的爷爷奶奶艰难地生活在一起,就决定资助他。
南南也很争气,在马刚的昌福学校表现非常优秀,并先后两次随马刚到北京参加演出。在马刚的资助下,南南现在已是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戏曲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曾三次上过央视节目,其女式唱腔功夫十分了得。
在南南家,他今年80多岁的奶奶拉着马刚的手流着泪说:“孩子马上就要毕业了,以后还要找工作、娶媳妇,您一定要多帮帮他啊!不然,孩子可咋办啊!”
“放心吧,奶奶,我不会对南南不管不问的。”就这样,马刚从上午一直到下午,冒着雨雪先后走访了文文、南南等五个困难家庭。
不过,令马刚遗憾的是,因为各个村庄都在进行疫情防控,很多困难家庭他都没有走到。
“我感觉自己在他们面前失了言,心里有点难过。”回到家后,马刚专门给这些未去到的困难家庭一一打了电话,表达了对他们的牵挂和愧疚之情。
“其实,这些困难家庭,大都得到了政府的及时救助。我的到来,并不能改变他们什么,只是给他们送去一些安慰和鼓励而已。”马刚说,“其实,我这样做,就是让他们知道,在这个社会依然有人牵挂着他们。”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