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洪驰 文/图
“奶奶,这些都是啥东西呀?”
“这些东西咋用呀?”
近日,记者前往沈丘县洪山镇臧庄行政村采访。一路上是花团锦簇、花香怡人,坑塘河渠清澈见底,村庄内道路平坦,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和小花园里生机盎然,一片绿色。记者来到位于李庄自然村旁的村史馆前,只见室外展品陈列区里,几名小朋友正在参观,11岁的李怡晨领着8岁的弟弟李浩晨看着陈列区里摆放的石磙、石磨、辘轳等老物件感到特别新鲜,孩子们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又摸摸那儿、一会又跑到压水井旁看看,还抬起井杆压了几下,并不时向站在一旁聊天的几位老人询问着。
“这个是石磙,是过去打麦用的。”78岁的村民孙玉兰用手指着石磙回答着孩子们的疑问。也许是看到了眼前的老物件触景生情,她若有所思地说道:“唉!原来受罪受得很呀,住的是趴趴屋,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红薯面,烧的是地锅,喝的是大井里的水。”孙玉兰回忆说。她育有3男2女共5个孩子,在那个年代里,像她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由于劳力少、孩子多,一年到头都为吃饭发愁。红薯是当时的主粮,全村只有一口大眼井,每天天不亮,村民就排着队到井边担水。吃过早饭,听到上工铃声,村民会自觉从家里出来参加集体劳动。下工后,还要背上草筐到处去捡枯枝落叶,回到家里当柴烧。为了多挣工分,冬天就挎上篮子到处去拾粪。麦收季节,天不亮就开始下地割麦,然后再拉到场里。“那时的人们都很自觉,地上落的麦穗都捡得干干净净。”
正说着话,59岁的村民李自翔走到压水井前,用一只铁桶向压水井里倒进引水,然后快速压了几下,一股清水哗哗地从出水口流了出来,很快就接了满满一桶清水。他蹲下身子,用手捧起一捧清水喝起来,一连喝了好几口。“好多年没有喝过压水井里的水了,还真好喝!”他站起身来说道,自己小时候,可玩的东西很少,白天跟着父母下地劳动,晚上村里的小伙伴们就跑出来捉迷藏,每天都玩到后半夜,为了不让伙伴们找到,有时就钻进草堆里,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在一盘石磨前,2位村民正在推着石磨,石磨上的玉米粒在石磨的碾压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碾碎的玉米粒落到磨盘上,看着磨盘上的玉米粒,一位村民说:“几十年没见过推磨了,确实有种怀旧的味道呀。”见此情景,同记者一同前往的洪山镇党委副书记武文哲即兴赋诗《乡愁》一首:村头槐下青石磨,辘轳桩下老井枯。锈锁半掩门,满院黄蒿覆。东邻西舍依然在,残垣断壁又模糊。户户如亲人,邻里有照顾。物是人非思乡愁,缺米少盐多少苦。旧村小土路,心情难平复。
走进村史馆,只见老旧的房屋内摆放着织布机、纺车、风车、八仙桌、老式木柜,墙壁上挂着牛梭子、牲口套等物件。织布机前,64岁的村民邢玉荣正在织布,只见她双手交替传送着梭子,搬动着打经,双脚不停踏动踏板,经线和纬线在不停穿梭中编织成布,转轴上的棉布一层层增加。纺车旁,56岁的村民王贺美在向梭心上缠线,另外一名妇女在风车上整理线拐子,一名幼儿在纺车旁玩耍,一幅古老的乡村农家风情图顿时呈现在人们面前。
“现在她们几个织的布特别抢手,每天每人能挣200元左右呢!”此时,正在外面领着村民整理路面的臧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走了进来。
“要说挣得多,还数老邢,她可是俺村里织布的高手。”王贺美笑着接过话茬。
“不中了,年龄大了,手脚也不灵便了,现在一天只能织三五米。”提起织布,织布机前的邢玉荣顿时显得有些激动,她停了下来说,过去织布一般都是在冬天农活闲的时间干,如果生产队有活,白天去干活,晚上就在煤油灯下织。“织布是最后一道工序,前面有好多工序呢。”她一手扶着面前的卷轴,一边说道,织布前得先把晒干的棉花脱籽,然后就是弹花,再把弹好的棉花纺成线,打好拐子,浆线、染线、打络子、穿经,最后织成布。
就在这时,门外走进一位身板挺直的老人,众人看到后说道:“老李,你来得正好,一会给俺们唱上一段红歌。”走进来的是69岁的村民李朝敬。他70年代在部队服役,复员后担任村文书,曾是村里的文艺宣传队员。“60年代至70年代,每天都要背毛主席语录,唱红歌。”李朝敬说,过去每个村里都有一个饭场,每到吃饭时,全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端上饭碗来到饭场席地而坐,谈天说地,气氛非常融洽。如果有小孩到饭场,不论走到谁身边,都会给孩子喂上几口饭。那时家家基本上的没有院墙,就是有也很低矮,也就是挡挡猪狗等动物,人与人之间可亲了。可不像现在,家家高墙大院大门紧闭,除在家的几个老人外,一年也难得见上几次面,村里的年轻人有时见面都认不清。“唉,过去的时光难忘怀呀!”李朝敬说话时显得很无奈。
“现在的日子多幸福啊,但是像推磨、辘轳、石磙、犁铧子等好多老传统的物件,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了。现在好了,村里建起了农耕文化馆,最起码给后人留些记忆,让他们记住乡愁,记住过往,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说罢,老人开口唱道:“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邢玉荣、王贺美等人也加入到了唱歌的队伍中,一首首红歌顿时在农耕文化馆里回荡……
“看是一幅画,听像一首歌,如若你到小城来,故事特别多。”随着“三边四化五美”工作的持续开展,沈丘县广大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大变化,同时也促使一大批手艺人“重操旧业”。
在郭庄自然村,60岁的村民郭秀昌正在家门口用板材加工围栏,他说,在拆违拆旧中,许多檩条等木材全是硬料,不易腐烂,扔掉怪可惜的。于是,郭秀昌就把这些废檩条等收集回来,加工成板条,然后再通过精加工制成围栏。“每天可以加工围栏100多米,不但实现了废物利用,还可挣钱呢。”郭秀昌笑着说。
走进宁庄行政村村民孙海刚家中,只见他和另外2位村民正忙得不亦乐乎。孙海刚是村里的手艺人,10多年前,前往河北廊坊一家木制品加工厂打工,在多年的打拼中,他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掌握了许多新式木制品加工工艺。“原来大棚上换下来的竹龙骨都作为废物扔掉了,现在我们把它收集起来再利用,不但变废为宝,还增加了收入。”孙海刚笑着说道。等疫情过后,他将扩大生产规模,建一个密闭喷漆房,在现有品种基础上开发更多新产品,为建设美丽大花园,幸福新沈丘出一份力。
武文哲说,美丽乡村对于村民来讲,不仅仅是景色变化,更是一种家乡味道,一种浓浓的乡愁味道。本地产业的兴旺能够让在外务工人才带着技术返乡创业,让村民认识到乡村振兴,兴的不是“村”,而是他们在这个村里的“家业”。
“在乡村振兴中,不但要加大物质文明建设,更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村史馆,留下乡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沈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柳斌说。为鼓励各行政村建设村史馆,留住记忆,留住乡愁,沈丘县在全县“三边四化五美”示范村和市级以上文明村中推行村史馆示范点建设,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进村史馆示范点建设的实施意见》,具体指导村史馆建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沈丘县洪山镇臧庄、周营镇崔寨等9个村庄充分利用旧宅院建起了村史馆。
沈丘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陈晓东说,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不但要让村庄美起来,还要让群众富起来,更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加大老物件的保护力度,通过建设乡风文化馆、村史馆等形式,切实提升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真正留着乡愁,厚植美丽乡村最靓丽的底色,吸引更多的在外成功人士投资家乡、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