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4日
第04版:关注 PDF版

在文化遗产中了解周口历史脉络

□记者 王晨

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当天,我市文化部门举办了一场场文化遗产盛宴,呈现出周口文化遗产的迷人光彩,让群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丰硕成果。

品:周口非遗味道

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6月11日,由市文广旅局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市“非遗”中心)、市关帝庙民俗博物馆承办的“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的非遗宣传系列展示活动,获得广泛关注。 本次非遗系列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非遗展演展示、非遗购物、非遗展览等。

胡辣汤、烧鸡、顾家馍、元宵、猪蹄、焦馍、空心挂面等都是周口“老味道”;泥泥狗、泥塑、青三彩、葫芦烙画、秸秆画等都是周口“老技艺”。市民在品尝非遗美食、欣赏非遗技艺的同时,还可以购买自己喜爱的非遗产品,留住家乡记忆。

当日上午,活动现场请来了心意六合拳、槐店文狮舞、担经挑、乾门八卦拳、口技表演、巽门八卦拳、渔鼓道情、河南大鼓书等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展演。尤其是在乾门八卦拳的展演中,一些小朋友们上台表演拳术,引得现场喝彩声不断。“今天我们来参加这次展演,主要是为了传承乾门八卦拳和发扬乾门八卦拳,让更多的人知道乾门八卦拳,了解中国的传统武术。”周口市乾门八卦拳省级非遗文化遗产第六代传人张小龙说。

胡辣汤、米酒小丸子、牛肉……美食面前,众人纷纷品尝,味蕾跳动的一刻,瞬间回忆起小时候的味道。穆天成老式蜜汁元宵展示台前,围满了大小顾客,他们拿起试喝杯,品尝着冰凉爽口的米酒汤圆。“传统的元宵吃起来更加弹润、筋道,是我小时候母亲常常买给我吃的,现在我再买一些带回家给我的孩子吃。”市民杨女士说。

宛转悠扬的古筝、韵味十足的道情、雕刻精美的年画、生动形象的剪纸……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具特色,不少市民还现场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制作工艺。“体验了木版年画,收获了一张富有传统色彩的拓印年画。现场的口技表演也特别真实,小朋友听得入了迷。还有张振福的泥塑,惟妙惟肖,咱周口能人巧匠真多,希望以后这样的展演能成为常态,让我们有更多接触传统非遗项目的机会。”市民韩女士当天带着孩子来游玩,她告诉记者,自己和孩子共同感受到了家乡的灿烂文化,精美的工艺品让她感受到了周口的匠人精神。

购:周口非遗好物

我市这次非遗购物节活动的主题是“购非遗好物,助乡村振兴”,川汇区、淮阳区、西华县、商水县、沈丘县、扶沟县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非遗产品供市民选购。“一展、一销、一秀、一传”的方式,让市民直观体验,现场感受。记者了解到,当天共有23个非遗项目参加非遗购物节,传承人现场展示更是让市民有了满满的购买欲。

据悉,此次活动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非遗工坊、老字号作为重点对象,以“享传统文化 购非遗好物”为口号,同时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浓厚氛围。

在非遗传承人李月霞的展台前,王女士带着女儿被非遗项目“朵朵美钩编”手工编织包所吸引。“给女儿一个粉色的,送给自己一个咖啡色的。这个编织包轻便耐用,款式漂亮。”王女士最终买了两款手工编织包。据李月霞介绍,她几分钟就能钩出一朵美丽的小花,这朵朵小花再组合成各色各样的编织包,价格比平日便宜些,就是想让更多人喜爱这种传统的编织工艺。

2021河南省非遗年度人物获得者姚芳雨说,这次活动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降低了疫情带来的影响,还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得到了有效衔接,让广大非遗传承人通过市场销售检验自己的作品和产品,及时全面了解当下群众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技艺,实现手艺价值,促进非遗传承。

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非遗购物节的举办,既促进非遗传承,还能让群众尊重、欣赏非遗传承人的智慧和技艺,形成更加强烈的文化认同。由于购物节的非遗产品价格低、品类多,让群众可以就近体验消费。据不完全统计,当日上午购物节共成交非遗大小产品千余件,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展:文化遗产成果

市文物考古所推出了出土文物图片展、文物保护案例展和义务鉴宝、法律法规咨询等多项活动,当天共设立咨询台两处,摆放展板160块,发放法律法规和文物保护宣传彩页6000余份,参观和咨询市民达1万余人次。主办方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和图片进行科普,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真正做到了文物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

当天,在周口市博物馆展出的耕光耘影——黄泛区农耕文明图片展上,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该展览分为文物里的农耕、器具里的农耕、光影里的农耕3部分,以文物、农耕器具图片和黄泛区农垦老照片为载体,展出大型图版40块、图片200多张,全面地展示了周口黄泛区悠久厚重的历史、农耕文明的变迁以及沧桑巨变,生动诠释了周口人民“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开拓、不懈奋斗”的黄泛区精神。

包括古迹、建筑群、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有形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称文化遗产。据了解,截至2021年,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50处,不可移动文物388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0项,名录仍处于不断更新中。  

据悉,市非遗中心成立于2016年5月,承担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普查申报、展示展演、业务培训、宣传交流等任务。市非遗中心主任穆乐告诉记者,周口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传统技艺精彩,非遗种类丰富。下一步将加大非遗保护普法和宣传力度,让更多市民了解非遗保护法律法规,让很多群众加入非遗保护的队伍中。①7

2022-06-14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69356.html 1 在文化遗产中了解周口历史脉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