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东一 实习生 谢姝寒 文/图
开栏的话
7月初,共青团周口市委和本报联合推出的2022年周口市“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已接受各县(市、区)130余名优秀困难大学新生报名。7月中旬至8月,共青团周口市委联合公益组织志愿者和本报记者走访需要帮助的优秀困难大学生,了解他们勤奋好学的励志故事,激发更多的社会力量关照、关爱这些优秀学子。即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带您了解他们不一样的求学历程。
薛风斌 将来积极从事慈善事业
薛风斌是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毕业生,高考成绩539分,现已被河南理工大学财经学院录取。
薛风斌的父亲年过六旬且身患残疾,他的母亲在十多年前已逝世。多年来,他们家里的各种开支都是靠低保和父亲的养老金来维系。
薛风斌渴望进入大学深造,提高个人能力,为未来在社会上闯出一片天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我会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实现他们的理想。”薛风斌说。
生活的不易让薛风斌坚定了理想的信念,政府的关怀他牢记在心,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杨秀雨 努力学习 回报社会
杨秀雨家住沈丘县赵德营南杨庄村,今年高考成绩564分,已被天津科技大学录取。
杨秀雨是位坚强的女孩,家庭经济条件的困难并没有阻挡她积极上进。杨秀雨两岁时父母离异,便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记者从杨秀雨爷爷口中得知,她的母亲早已失联,父亲则已在外重组家庭且生活也不富裕。
杨秀雨说:“踏入大学之门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投身志愿者活动。将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帮助过她的人。”
吴文静 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
吴文静家住沈丘县赵德营南杨庄村,今年高考成绩500分,现已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录取。
吴文静父母离异,她和奶奶、父亲、弟弟一起生活,奶奶年迈行动不便,只能坐在轮椅上。父亲平时要照顾奶奶和弟弟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在家以务农为生。每到暑假,吴文静便主动照顾奶奶起居。
吴文静一直都把泰戈尔“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这句话作为她的座右铭。“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让我的家人过上好日子,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吴文静说。
姜思琪 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姜思琪就读于扶沟县高级中学,今年高考成绩583分,目前已被河南大学录取。
姜思琪和弟弟与爷爷一起生活,困难使姜思琪养成了独立自强的性格,她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自立自强,才能让自己一步步实现要追求的目标。
姜思琪告诉记者,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所以她选择了临床医学,这也是她最初的梦想。“我会带着乐观、激情、热爱与感恩,去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姜思琪说。
知识就是力量,也唯有知识能改变命运,姜思琪梦想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张利婷 学业有成后报效国家
张利婷就读于扶沟县高级中学,今年高考成绩570分,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
张利婷和哥哥从小就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哥哥如今正在读大学。爷爷奶奶每天起早贪黑,就是为了她和哥哥能够安心学习,将来能够找份好工作。
张利婷和哥哥没有辜负爷爷奶奶的期望。张利婷常说:“贫困并不能给我带来阻碍,反而会磨炼我的意志。”
张利婷告诉记者,她希望将来学业有成,投身社会,报效国家,为绘就壮美蓝图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