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5日
第06版:文化周口 PDF版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本期撰稿人:陈大明 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秘书长,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李晓英 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一章开篇,老子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明确提出“希言自然”。这里的“希言”,表面看似乎是要少说话,实际上是指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要少扰民、不妄为、不折腾,遵从社会发展规律,让百姓们在自然状态下生活生产、休养生息,达到“皆谓‘我自然’”的境界,(第十七章)即老百姓感觉不到有什么人管制干扰 。因此,“希言自然”是说,少言寡语,不随意发号施令,就合乎天道自然。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里提出“行不言之教”,第五章里提出“多言数穷”,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老子提倡“希言”,认为把自己融入天道自然而然、历来如此的状态中去就行了。但他又深切认识到,由于人的各种欲望驱动,人世间常有不自然的事情发生。老子以他常用的比喻手法指出:“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狂风、大风。骤雨,急雨、暴雨。意思是狂风刮不了一早晨,骤雨下不了一整天。狂风暴雨来势汹汹,但持续时间都很短。

再进一步分析,“飘风”“骤雨”都是天地间大气环流的剧烈变化造成的,即使有天地做靠山,它们依旧不能长久,因为过于出格的狂暴、猛烈,扰乱了自然秩序,背离了自然规律,违反了自然之道,进入了不自然的状态,也就是违背了道所规定的状态。而违背道的注定短命,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它们才“不终朝”“不终日”。

注意接下来的这个反问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意思是说,狂暴、猛烈、急骤之类的极端行为,天地尚且坚持不了多久,更何况是人呢?这一句反问,自然而然由对“飘风”“骤雨”这种天地间事物的比喻,过渡到了人世间,进入到对人类社会自然存在的“道”“德”和“失”的原因与结果的分析中。

老子明确指出:“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为论述简洁,这三个排比句中,后两句“德者”“失者”前分别省略了“从事于”。老子采取层层递进的手法,指出有学道、悟道、体道这个因,就有“同于道”,并能够行道、得道这个果;有重德、立德、修德这个因,就有“同于德”,并能够具有崇高人格境界、家国情怀并最终德润天下这个果。当然,有失去道、失去德这个因,也必然会有“同于失”,违道而行,损德、缺德、败德这个果,而且这些是自然如此、一定如此的。

在老子看来,这种因果联系非常紧密,在人类社会屡屡应验。因为这是由道作为万物的本体、本源和内在于万物之中的客观规律,德作为下落到人世间、表现在每个人身上,人不离德、德不离人,自然如此、历来如此的特征、规律所决定的。

这一章可以看作老子在天道自然前提下,对道、德在人类社会中以自然如此状态体现其价值与功用的形象描述。通过这种描述,向人们发出了警示和告诫,也就是要不断地“从事于道”“从事于德”,积累道、德之因,以结出“同于道”“同于德”之果,而要尽力避免“从事于失者”,步入“同于失”、违道败德的泥潭与陷阱。

由老子的阐述与告诫不难看出,原因与结果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对范畴,二者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一定要以敬畏之心、感恩之情种下“道”“德”之因,通俗点说就是种下“善”的种子,决不能“同于失”,失道失德、违道败德而种下“恶”的种子。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结出的善果与恶果是有天壤之别的。

对于个人是这样。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是人们对因果转化规律的认同,也已经被科学研究成果所证实。神经化学领域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因此变得活跃,免疫系统也变得更加强健,这是从免疫学角度揭示了“善有善报”规律的存在。英国加德夫大学与美国得州大学一项联合研究成果显示,罪犯少年的身体虽然比同龄守法的少年强壮,但步入中年之后,健康状况便急剧下降,住院和残障的风险比守法少年高出数倍,这一成果从健康学的角度揭示了“恶有恶报”规律的存在。可见,一个人怎样以违道成功,就会怎样以违道失败。

对于政权也是这样。人们常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因果转化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作用的表现。历史上曹丕篡汉建魏,司马炎又篡魏建晋;刘裕夺晋建宋,萧道成夺宋建齐。几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在当朝手握兵权后,威逼自己曾经侍奉的帝王让位于己。但是,天理昭昭,天道恢恢,这些违道之君的子孙后代,后来又被掌握重兵的外人进逼,重演被迫让出皇位的一幕。可见,一个政权以怎样的违道方式上台,也意味着会以同样违道的方式垮台。

殷鉴不远,要汲取老子在这一章所揭示的“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的因果规律精华,坚守政治道德、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行为道德规范,守牢干事创业、做人做事的底线,守住逾规越矩的红线,养成信奉真理、遵循道理、合乎情理的行事习惯,始终尊道贵德,“同于道”“同于德”,在大道规律指引下干事成事。

当然,对“希言自然”另一个角度的理解就是要少说多做。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子思说:“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也说:“一切都靠一张嘴来说而丝毫不实干的人,是虚伪和假仁假义的。”天不言,但四季和谐运行,生生不息;地不语,但厚德载物,无穷无尽。真正掌握事物运转规律、洞达世情的人,往往是那些在人群中最为平和淡泊的人;真正领悟大道、尊道贵德的人,往往是那些在人群中最为沉默寡言的人。同时,“希言自然”还告诫人们要少说,说有用的话;要善说,说合适的话;要会说,说入耳入脑的话。否则,就会不合时宜,甚至祸从口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发迹前的两个玩伴不同说话方式导致的或喜或悲的结局,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一天,他的一个儿时伙伴来求见。朱元璋很高兴,也想见见这位老朋友,但又担心他讲出一些让自己下不了台的话,于是有些犹豫。转念一想,别让人家说自己不念旧情,于是让他进来了。

这位儿时的伙伴一进大殿,立即行大礼跪拜:“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

朱元璋听了,也不禁回想起当年要饭时大家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日子,心情一时很激动,立即重赏了这位老朋友。因为这位儿时的伙伴既巧妙地暗示了当年要饭的艰难,但说出来的话又与朱元璋当今的皇帝地位相照应,得赏便在情理之中。

消息不胫而走。一天,又来了一位当年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的伙伴。

这位伙伴见到朱元璋,高兴得手舞足蹈,他高呼:“我主万岁!你还记得当年我们给富人家放牛的事吗?有一次,我们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开啦,结果把罐子都打破了。而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子吃,不幸被红草根卡住了喉咙,多亏我的主意,叫你拿一把青菜吞下,才救了你啊!”

文武百官面前,他竟然说出自己的糗事,朱元璋又气又恼,尴尬不已。于是,他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这个满嘴胡言的人拖出去斩了!”就这样,这位不识时务,不善说、不会说的人丢了性命。

“希言自然”,少言是符合大道的。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所以还是少说为妙。同时,话说得多了,真假难辨,兑现不了,就会显得不讲诚信、失信于民,而“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执政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也不会相信他。

总之,老子在这一章提倡“希言自然”,主张少说话,少下政令,无为而治,因为这是合乎天道自然的。要求人们要“同于道”“同于德”,而避免“同于失”,因为前者能够得到道的佑护,后者则会被道所抛弃。无论“从事于道”“从事于德”,还是“从事于失”,其中都存在着因果关系,是由因到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尊道贵德,循道而行,避免失道、失德,才是正确的选择,才有利于国家与社会治理。①6

(记者 黄佳 整理)

2022-09-15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78591.html 1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