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献
高柴字子高、子羔、子皋,又称季羔,不是陈国人,可其在陈国教书几十年,以高柴书院蒙育乡间学子,功劳甚伟。
孔子曾评价高柴“愚”,但就是这个学生,让他既牵肠挂肚又刮目相看。
一
子路在孔子的推荐下,当上了季氏的总管。当时孔子的职位是鲁国的司寇。
季氏,鲁国三桓之一。三桓,就是把控鲁国朝政的三家大夫,有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季孙氏,就是季氏。这三家之中,数季氏的权力最大。
子路在季氏家当总管,他想推荐高柴去当费地当行政长官。
费,这是季氏的私邑,故址在山东费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上冶镇南。
子路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孔子,孔子脱口而出:“这是陷害高柴啊。”
费宰的前任是公山不狃,这是个狠角色。曾经为季氏总管,被季氏委任为费宰,然而未出三年,就联合季氏的另一家臣阳虎叛变季氏,囚禁季桓子。季桓子设计逃脱后,阳虎奔逃他国,而公山不狃依然盘踞费地以对抗季氏。孔子为鲁国司寇时提出隳三都,以正君臣之礼,在隳费时遭到公山不狃的强烈反抗。季桓子带兵围攻费时,公山不狃趁机直捣鲁国的国都曲阜,吓得鲁定公躲避到季氏家中。
公山不狃等于公然叛国。孔子沉着指挥,率军反击,终于打败了公山不狃,公山不狃便逃到了齐国。
这个时候,费宰职位出现了空缺。
孔子隳三都发生在公元前498年,高柴小孔子30岁,出生在公元前521年,此时的高柴23岁。
孔子说高柴愚,宋代学者朱熹注解:高柴智慧不足但忠厚有余。
孔子认为高柴太年轻,知识还没学到位,费地的那个烂摊子,高柴搞不定。
子路不服气地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之事,难道只有在您跟前读书才算学习?”
孔子很生气:“你这样的人,就是一个词穷又狡辩的人。”
朱熹注解称,孔子的意思是:治理百姓和祭祀社稷,确实可以学到东西,但这是对已经完成学业的人说的,学业有成的人可以在工作中发展和纠正自己的学问,而尚未完成学业的人,让其治理政事,大多数人难以做到位,最终会虐待百姓又慢待鬼神。这样的人,自然会遭到百姓怨恨和君主的责怪。这不是害高柴吗?
一是说高柴愚;二是说高柴学业未成。这是《论语》上仅有的孔子对高柴的评价。
二
高柴的仕途生活非常丰富,仕途于鲁国和卫国,与孔子交往也密,但《论语》为何记载不多?
清朝考古辨伪学家崔述认为:高柴比较年轻,后期在鲁国做官的经历都是在孔子去世后,所以《论语》不曾收录。钱穆认为这个观点不足以令人信服,其给出的理由是《论语》记录弟子自有详略,不能以高柴年少作为理由。
孔子去世后,高柴并没有为孔子守丧,这令人颇感意外。高柴的父亲去世时,高柴守丧3年,3年中不曾笑过,每天都泪流满面。《礼记》记载:其流泪用了“如血出”一语。清朝学者孙希旦注解称,所谓如血出,就是哭泣无声,这是哀痛的最高境界。
高柴守丧悲戚之身,《礼记》评价,即便是君子,也很少有做到这个程度。
如此厚重情谊之人,老师去世,理应守丧的。
孔子的其他弟子都守丧3年,3年后各自离开,仅有子贡留下来。孔子去世时,其很多弟子都已去世了,在那么多守丧的弟子中,只有子贡最年长。
比子贡年长一岁的高柴此时在鲁国国都做官。
例证来自《左传》的记载。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当时为鲁哀公十六年,一年之后,鲁哀公十七年时,鲁国和齐国在蒙会盟。蒙,就是今天的山东蒙阴县东。当时,高柴在现场。
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齐平公与鲁哀公相见时,齐平公叩头而拜,鲁哀公只是弯腰示意。齐国人很生气,鲁国的国相孟武伯强硬地说:“这儿没有天子,我的君主按照礼节是不需要叩头的。” 孟武伯问高柴:“之前鄫衍会盟和发阳会盟都是谁执牛耳。”高柴回答了都是谁。孟武伯说:“这次我来执牛耳。”
执牛耳是会盟的一个程序,盟主需要将牛耳割下来取血,与会盟的人歃血为盟。这中间,需要一个人来执牛耳,执牛耳之人,无规定,哪个国家都行。孟武伯觉得自己适合执牛耳。
此时孔子的其他弟子在守丧中,高柴在盟会现场,显然没人给孔子守丧。
三
高柴是卫国人,也有人说是齐国人。卫国人的可能性大。因为在《礼记》中记载了鲁哀公与其的这样一则对话。
鲁哀公问高柴:“你的祖先在卫国侍奉哪位君主?”高柴回答说:“卫文公。”
由此可见,高柴是卫国大夫的后裔,但他小时候就居住在鲁国了。
高柴当官非常公正,《孔子家语》称其“法正”。
高柴曾担任过卫国的法官,曾判定将某一犯人的脚砍掉。没过多久,卫国发生了蒯聩之乱。高柴逃跑出城,到了外城门口,正好遇到那个被他砍掉脚的人在守门。那人对高柴说:“那边城墙有个豁口。”高柴说:“君子不跳墙。”那人又说:“那边城墙有个洞。”高柴说:“君子不钻洞。”那人又说:“这边有个屋子。”高柴在他的指引下进了屋子。
不大一会,追捕高柴的人离开。高柴也要离开,就对那个人说:“我为了不枉国家法令砍了你的脚,今天是你报仇雪恨时机,你却三次给我指出逃命的路,这是为什么呢?那人回答说:“当初我确实罪有应得,在审判时您将我放在最后,是想让我免于刑罚。在行刑时您的脸色很悲戚,我察觉到您不忍心,行刑是迫不得已,我觉得您是个君子,所以我不希望您死。”
孔子说:“这就是高柴,执行政令公正,心怀仁慈,让人心怀感恩。”
在卫国,高柴是和子路一起去做官的,高柴得以逃命,子路却亡命于卫国。
四
子路当时是孔悝的家臣。
孔悝是太子蒯聩的亲外甥。蒯聩的父亲卫灵公有个宠妃叫南子,蒯聩谋划要杀南子,因为找的杀手临阵反戈,致使计划败露,卫灵公要除掉蒯聩,蒯聩只好逃到别的国家。
卫灵公去世后,南子本想立自己的儿子继位,而她儿子却拒绝了,并请求让蒯聩的儿子继位,是为卫出公。蒯聩在外不甘寂寞,对君主之位念念不忘,就伙同姐姐一同谋划。
他们认为孔悝是关键人物,因为孔悝掌管着一座城池,有实力,但孔悝愿意辅助卫出公,不愿意辅助蒯聩。蒯聩就联合姐姐和姐姐的情夫绑架孔悝。
亲妈加上亲舅绑架亲儿子,这种事也足够称奇。
蒯聩领着一帮人将孔悝劫持到高台之上,孔氏家宅大乱。消息传出后,高柴觉得势头不对,二话不说准备逃走。
子路却不这样想,他认为自己是在孔悝家拿工资的,现在孔悝有难,他必须去救孔悝。
子路和高柴两人在城里碰了面,高柴往外走,子路往里走,高柴奉劝子路不要参与,而子路不听。
子路冲进孔氏大院,不由分说就同蒯鹏的人对战起来。
毕竟寡不敌众,子路被打败,连头上系帽子的带子都被打断了。临死之前说:“君子要正冠而死,说完将帽带子系好,然后被蒯聩的人剁成肉酱。”
当时尚在鲁国的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高柴不会死,子路会死。”
不久,卫国的使者来知会这个事,孔子问使者子路是怎么死的,听说是被剁成肉酱后马上差人将餐桌上的肉酱倒掉。孔子说:“子路死得如此凄惨,从今以后我不会再吃肉酱了。”
子路的死让孔子很伤心。子路比孔子小9岁,这年是公元前480年,子路62岁,孔子71岁。
两人其实是亦师亦友。
孔子以最高的礼节对待子路的死亡。《礼记》中记载孔子哭于中庭。所谓中庭,就是庭院的最中间,清朝学者孙希旦注释称,这是对待师长的礼节。看来,孔子内心将子路看作自己的老师。
孔子之所以预言高柴会活着,大概是因为他知道高柴能够审时度势,事已起变,不可强求。
这是高柴的智。
五
高柴于公元前478年在蒙地参加会盟,可见去陈国讲学的时间不是在蒯鹏之乱那年,应该更晚。
今日周口等地称高柴活了128岁,尊称其为“寿圣”,不知凭何依据。
《礼记》记载了高柴去世的一些情况,比如说高柴去世后被穿了五套衣服,而此事被曾子批评称其中一套衣服和女人出嫁时的衣服相似,男人去世不应该穿。由此可知,高柴死在曾子之前。
曾子的去世时间是公元前435年。由此可推算,即便是高柴和曾子是同年去世,生于公元前511年的高柴,其寿龄最多86岁,当地称其为“寿圣”,可能源于此,称其活128岁,应该是后人对其的美好愿望。今日之高柴书院故地,每年依然有香火来祭祀这个先贤。
六
其实,高柴的出生时间是有争议的。
司马迁称其小孔子30岁,而《孔子家语》称其小孔子40岁。
钱穆从后者。本文也是从后者。
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高柴很丑。
司马迁说高柴的身高不足五尺,而《孔子家语》说其不足六尺,并说其“状貌甚恶”。
按照1931年河南洛阳金村古墓出图的东周铜尺和其他地方出土的东汉尺子相互佐证进行测算,司马迁和《孔子家语》所说的尺子,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二十三四厘米。
按照六尺算,高柴身高不过是一米四多点。司马迁说其不足五尺,那就更矮,应是司马迁夸张之句。
就这么一个小矮人,相貌又丑,却为陈国孜孜不倦培育了很多优良弟子。
高柴书院位于今日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聚台岗村,这个村子近年因其是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出生及成长地而广受关注。
参考文献:
1.《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123。
2.《孔子家语》,中华书局,王国轩、王秀梅译注,2011年3月第一版,P77、P148、P431、P542。
3.《先秦诸子系年》,钱穆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一版,2015年10月第15次印刷,P70。
4.《史记(评注本)》,岳麓书社,韩兆琦评注,2012年10月第一版,2016年6月第14次印刷,P988。
5.《左传译注》,李梦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2014年9月第十次印刷,P1360。
6.《礼记译解》,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16年1月第一版,P57、P73、P523、P559。
7.《礼记集解》,孙希旦撰,中华书局,1989年2月第一版,2016年2月第八次印刷,P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