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松 文/图
本报讯 “这得感谢张博士,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俺田间地头,特别是给俺解决了冬瓜田怕重茬的大难题。”11月15日,郸城县钱店镇胡楼行政村大谷庄黑皮冬瓜经纪人张国志激动地说。他所说的张博士,是周口师范学院农学博士、省科技特派员、郸城县副县长张福丽,她去年接到钱店镇政府求助后,多次前往冬瓜田“诊疗”“施治”。这不,她又带着3位微生物学科硕士研究生来取土样、计划测土配方根治顽疾。
黑皮冬瓜是郸城县第一大金牌农产品,自2003年引进郸城县钱店镇,近年来因为肉厚、瓤少、耐存储而被《周口晚报》《周口日报》《河南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被誉为“黑老大滚遍半个中国”而声名远播。从当年的3000亩,发展到如今的7万多亩,辐射周边乡镇,甚至周边县市。仅钱店镇就每年种植3万亩左右,该镇为其申请了商标“黑冬冬”,在全国各大城市农贸市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逐步走上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餐桌。
“俺这里是黑皮冬瓜之乡,但是随着10多年来的种植,瓜的产量出现降低、病害增多的现象。究其原因,怀疑是重茬所致。今年全镇种植面积减少了7000亩,一些经纪人带着团队前往外地承包土地种植。虽然群众的总收入没有减少,但是,重茬带来的连锁效应可不小,本地黑皮冬瓜减小了产量、减少了务工人数、影响了冬瓜产业链……”钱店镇镇长刘慧向张福丽算了一笔账,愁上心头。
自去年以来,张福丽接到钱店镇提供的情况后,多次前往黑皮冬瓜田取样、测试,确定了黑皮冬瓜减产、烂根、烂果,除了虫害、雨水大等客观原因外,最重要的情况还是重茬导致的地力不足、营养不均衡、病害严重、毒素积累。
张福丽作为农学博士,专注研究菌肥代替化肥减量增效服务,研制的菌肥具有抗病、促生、改良土壤和抗重茬等功效,她带领团队结合豫东地区小麦、蔬菜、果树易发病而研发出来的微生物菌肥,被群众誉为农作物的“益生菌”。于是,张福丽带着团队来到了种植黑皮冬瓜最多的胡楼行政村胡楼自然村和大谷楼自然村,在多处田间取土样,计划测土配方,调整土壤的肥力。
张福丽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己作为驻地科技特派员责无旁贷,一定会竭尽全力解决群众难题,助农增收。”
“俺家去年7亩黑皮冬瓜遇到了水淹,再加上病害、绝收,损失10余万元。今年这7亩地也存在病害,但收成还可以,一共收入7万元左右。现在张博士来到俺田里取土样,明年俺也给黑皮冬瓜‘喝’点儿‘益生菌’。”胡楼村田春红看着张福丽团队在自家瓜田取出的土样,兴奋地说。
张福丽表示,近年来,郸城县委、县政府以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创建为契机,申报成立了河南省甘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吸引了中科院及多所大学专家云集,可谓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将为郸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力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