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岭
“情人谷”雅称“翡翠谷”,“翡翠谷”昵称“情人谷”。这名字一“雅”、一“昵”、一“情”一“景”,听起来就饶有情趣。
“情人谷”是黄山的一个景区,谷中自然、野趣、迷人,人工点缀幽雅、多情。置身谷中洗心练魄,怡性怡情,自比那“感受黄山,天下无山”境界别有意境,而又言语难以备述,全凭感悟与体会。
清晨,雨后的“情人谷”满目绿色翠嫩欲滴,大有“空翠湿人衣”之感。未进“情人谷”,已闻那高山流水的弹奏和林间清脆的鸟鸣。我在谷中信步行走,只觉凉风习习,满心的清纯,眼前的一切好像都对我脉脉含情,频传秋波。
踏上“情人谷”的第一段路程叫“情侣小道”,修砌得小巧雅致,路面是圆润的卵石铺就,路沿镶了花边。两边的藤蔓绿叶,早成“连理”,搭起了绵绵的绿色长廊,刚好容下情侣们相拥而行。孤身一人的我,只能毫无掩饰地呆望着擦肩而过的一对对有情人,生出一种羡慕且失落的情绪,回忆起“蹉跎岁月”中的“蹉跎爱情”,直恨自己的青春过得冤枉而返童无术。
进入“情人谷”,果然是“云深不知处”,但见群峰竞秀,怪石罗列,翠水长流,古木参天。谷中有瀑,瀑布下泻形成了大大小小美如翡翠、明若彩珠、清澈灵秀的潭池。这些彩池群更以变化莫测的奇异水色,令人叫绝。
“情人谷”不仅风景如翡如翠,就连景点的名字都玲珑剔透、赏心悦目,如天女池、龙凤池、绿珠池、爱亭、玉环池、琵琶潭、孔雀池、鹊桥、鹤林寺、霓裳瀑、情缘亭等等。默念着这珍珠一般的字眼,仿佛整个灵魂都经受着爱河的洗礼。正是这美丽的名字,赋予了自然风景以人性,成为景观的灵魂,使游客与景观产生了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其实,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地方都可能有独特的风景,只可惜缺少这样的点睛之笔,才使我们熟视无睹,也错失了景和灵感互动的启迪。
在“情人谷”,这情、景互动的“核心”便是水。水是“情人谷”的“风景线”。“情人谷”的水缠缠绵绵,长流不断,时而曲折,时而平坦,时而幽明,时而欢畅,但始终是那么清澈纯洁。有人说,水是自然景观的精灵,情更是精灵的精灵。情,便成了人类的追求和向往,成了爱的真谛,成了人生的真谛。而千百年来,又有多少人对“情”感到迷惑——到底情为何物?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人人赞美的愿望又在多少人身上发生?世上成为眷属的又有多少?而天下又有多少情人难成眷属!于是,人间便有了一代又一代的痴男怨女。
情是清纯的,是不能沾染物欲和利害的,是一种摆脱“红尘”的纯情。而问题就在这里,人生活在凡尘中,既靠物质生活,又要摆脱物欲,何其难也。于是,我们尊敬的鲁迅先生便有了一句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于是,但凭有情,是难成眷属的,特别是在物欲充斥、浮躁喧嚣的世俗里,太多的物欲因素反而成了“眷属”的主要因素,情则降到了次要地位。
于是,真正的有情人,也就很难冲破种种束缚和制约,成为眷属。无怪乎有多少人站在“情人谷”里,叩问自己的灵魂后感到羞愧,也更加赞美“情人谷”纯情的高尚和美丽。这样也好,让“情人谷”的圣洁来涤荡一下心灵的伤痕和庸俗,总比自甘于物欲中的醉生梦死、浑浑噩噩要好得多。
试想,如果没有对情的追求,生活还有何意义?
人,之所以为人,就应该活在世俗中,又不淹没在世俗中,也就是不能利欲熏心,应该有真情的追求。这人间真情,正如这“情人谷”的风景,有像绿叶一样的生命力,像山石一样的坚韧,像流水一样的清纯。
天下有情人,何妨一如这“情人谷”的溪水,流淌过去的自然欢奔雀跃,流淌不过去的,就积成了这翡翠一样美丽的潭,永远滋润着有“情”的心灵。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