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2年11月30日
第03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PDF版

“五项活动”强城市“筋骨”筑文明之基

文明社区休闲凉亭一角

老人在社区健身聊天

核心提示

广场公园,树木葱茏,莺歌燕舞;背街小巷,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居民小区,文明友爱,幸福和谐……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孜孜追求中,周口中心城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入户大走访、背街小巷大改造、“道德文明使者”大选树、特色文体大创建、城乡接合部和乡镇环境大提升“五项活动”,坚持内外兼修,将文明融入城乡治理底色,与经济发展同频、与民生改善共振,不仅打造了文明的“筋”与“骨”,培育了文明的“灵”与“魂”,更凝聚了文明的“血”与“肉”,在文明的涵养下,全市上下“精气神”更足,城市发展“量质效”更高、更强。

精细管理巧“梳扮” 老城旧貌换新颜

□记者 李瑞才 文/图

近段时间,川汇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认真按照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工作例会关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五项活动’工作”要求,围绕入户大走访、背街小巷大改造、道德文明使者大选树、特色文体活动大创建、城乡接合部和村镇环境大提升活动扎实开展工作,通过创建提品质、惠民生,筑牢文明之基、绽放文明之花,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川汇。

入户大走访活动,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活动开展以来,川汇区利用组织部门视频系统开展线上业务培训2次,线下举办各类培训活动20次,提高走访人员责任感和亲和力;创新开展“六结合”活动(结合信访稳定问题,开展信访人群的走访活动;结合违建彩钢房排查问题,开展违建重点户的走访活动;结合重点片区打造,开展重点片区居民的走访活动;结合特色文体创建活动,开展现场观众的走访宣传活动;结合全员核酸检测,对群众开展走访宣传活动;结合走访商铺,开展为商户排忧解难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信息员、“五老”人员、道德文明使者、志愿者3471人,走访群众930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225条,办结4950件。

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惠民利民,提升城市形象,彰显老城区文化内涵。随着市中心医院周边示范片区、新华社区中心车站示范片区、高庄社区周边传统文化示范片区、民生胡同示范片区等“创文”示范片区的打造完成,道路破损、飞线充电、垃圾乱倒、车辆乱停乱放、管网堵塞、路灯不亮等这些常年困扰老城区居民的难点问题得到根本整治,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得到本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进一步增强。

道德文明使者选树活动激励广大市民群众向身边的好人学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氛围日渐浓郁。截至目前,川汇区及各个街道办事处累计选树“道德文明使者”3000名。经过统一培训后,他们穿着统一服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学校,宣传政策理论,传授健康知识、科技知识、生活技能,组织文化活动,收集社情民意,凝聚道德力量。通过宣传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激励广大市民群众向先进看齐,争做道德文明使者,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文化志愿者带头,特色文体助力,全民参与线上活动大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开展。川汇区文化馆借助网络和在线公益课堂,免费为群众提供舞蹈、戏曲、声乐、国画、书法等艺术课程和“迎国庆 我为祖国送祝福”主题线上少儿书画展、线上公益课堂古典舞《万疆》、线上公益课堂国画《宋元山水基础技法》等线上活动,加上“同创一座城 共爱一个家”教体系统千人健步走、工间操比赛、“书香润万家 奋进新时代”黄河文化读书月经典诵读活动,川汇区各办事处、区直各单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广场、公园、游园、“零距离初心课堂”等阵地,举办各类特色文体活动706场,掀起全民阅读、全员参与文明创建新高潮。

排查整改、查漏补缺,川汇区实现城乡接合部和乡村环境大提升。以河塘沟渠和黑臭水体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清理垃圾、杂物、杂草,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整治荒废宅院102处,拆除违规搭建彩钢房和乱搭乱建建筑329处,刘方平、官坡等涉农行政村彻底实现旧貌换新颜。

富民社区:

探索出“互联网+基层治理” 新路径

□记者 牛思光

本报讯 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掌上办”+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等一系列技术手段,近年来,川汇区富民社区通过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了“互联网+基层治理”新路径。

近日,记者走进富民社区了解到,在文明实践工作中,富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人员发展300余人,成功孵化出的11支志愿服务队,分别是银发调解志愿服务队、健康讲堂志愿服务队、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社区民兵志愿服务队、市民驿站志愿服务队……随着这些志愿服务队的相继成立,队员在川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指导培训下,掌握了一技之长。他们走进社区各小区,开展义务演出、健康讲堂、平安巡逻等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社会公益讲堂、化解家庭矛盾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富民社区利用辖区基础设施好、物业管理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完善的优势,围绕高空抛物、志愿服务、数字经济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智能化提升改造,搭建基础信息平台、车辆管理平台、网格事件上报处置平台等,实现对人、事、物的精准管理,对信访、案件、事故、疫情等不稳定因素,早发现、早处理,实现“四零”社区目标。通过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精准识别、精准监管辖区内的各类重点人员;通过“掌上办”+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提高社区服务能力,提高政务服务办事效率;通过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线上线下互融互通,实现智慧调度、智慧办公、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安防、智慧监督,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数字化赋能、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探索出“互联网+基层治理”新路径。

2022-11-30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87166.html 1 “五项活动”强城市“筋骨”筑文明之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