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3年01月06日
第A05版:要闻 PDF版

刘袁伸

以严谨态度 做好每一篇新闻报道

□记者 张志新

最近一段时间,作为项城市融媒体中心专题栏目部主任的刘袁伸忙得不可开交。年末岁尾,为多家单位拍摄年度宣传片成了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她每天扛着十多斤的摄像机连轴转,累得直呼肩膀像散了架。

提起拍摄采访,对于从事基层新闻工作11年33岁的刘袁伸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当时为何选择新闻这个行业,你知道其中的辛苦吗?” 记者问道。

或许是阴差阳错,或许是注定有缘,刘袁伸说,在学生时代,她曾是一个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好学、好动是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一致评价。“2011年大学毕业后,我从来没想过会进新闻这个行业,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一名电视人。”

从此的她,就忙乎于镜头前后。

半路出家,是否会念到“真经”?10年前,从未摸过摄像机的她,每天不得不扛着机子跑来跑去,从一点一滴学起;从没写过新闻稿件的她,不得不坐在电脑前将刚写下的一句话打了又删,删了又打;从不会剪辑图像的她,不得不将一个又一个视频关了又开,开了又关。

就这样,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刘袁伸并没有灰心,而是积极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终于在半年后熟练掌握了各项采编技术,并在从业两年后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正式成为一名记者。

身处新媒体时代,人们只需滑动指尖,便可知晓天下事,但似乎很少有人记得,在很多精彩纷呈、新鲜热辣的新闻背后,总有记者在奔波、在坚守。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作为记者的刘袁伸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抗击疫情新闻报道的第一线。在核酸检测实验室里,她穿着防护服探访核酸检测的过程。在救护车里,她跟随转运救护车,记录医护工作者奋战一线的感人事迹。在社区里,她定格志愿者顶风冒雪坚守一线的感人瞬间……那些日子,刘袁伸恨不得把一天24小时掰碎了揉烂了用,恨不得将战疫中的奉献和温暖统统都记录下。

大家都知道的是,从事新闻采访这一职业,工作性质比较特殊,不像其他单位上班都是朝九晚五,而记者随时都要面临有任务就要立即出发的不确定性。

2021年7月22日,受上游来水影响,当天夜里,沙颍河胡楼险工段水位不断上涨,项城港附近河堤面临决堤危险。当晚,项城市组织500多名干部职工和民兵连夜抢险筑堤。

7月23日凌晨,正在睡梦中的刘袁伸突然接到紧急采访任务,便立即爬起床赶到单位拿上机器,然后和同事一起驱车来到抢险筑堤现场。那个夜晚,刘袁伸和同事穿着靴子,披着雨衣,打着手电筒坚守在一线采写新闻,直到上午9点多才回到单位。

十多年来,刘袁伸已记不清多少次半夜时分从床上爬起拿着摄像机往外冲,也记不清多少次踏着泥泞在大雨中拍摄采访,更记不清多少次下班回家已是万家灯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参加工作以来,刘袁伸始终怀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坚持“四向四做”,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连续4年荣获项城市融媒体中心“优秀记者”荣誉称号。2021年和2022年,刘袁伸连续两年获得项城市委宣传部“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新闻工作是严谨的,容不得半点马虎,无论工作多繁重,我都会以乐观的姿态去应对,尽心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好每一篇新闻报道,这是对职业的敬重,更是对自己的负责。”提起十多年新闻从业路上的苦和乐,刘袁伸感慨万千,“每当看到自己采写的新闻播出时,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觉得再苦再累这一切都值得。”①6

2023-01-06 刘袁伸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90532.html 1 以严谨态度 做好每一篇新闻报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