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3年1月10日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为喜迎警察节的到来,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了我市几名优秀警察代表,以警察故事的形式展示新时代人民警察奋斗风采,激发公安心向党、护航新征程的使命感荣誉感,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汇报2022年周口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成果,以飨读者。
□任富强
他是“学习狂魔”,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日在案卷中和文字间“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公安民警的责任与担当,用法律智慧攻难关,用法律思维判是非,用法律逻辑断公平,为疑难复杂案件打开“突破口”,为案件依法公正办理提供精准指导,时刻守护公安执法工作的“生命线”。
他就是市公安局川汇区公安分局信访法制大队大队长薛征建。
2004年,警校毕业后,薛征建被分配到当时的周口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案件大队,参与一线执法。2010年,作风稳健、心思缜密的他转到川汇区公安分局法制大队。对于法制工作,薛征建有着很深的理解:它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公平和正义,法制民警肩负着为执法办案服务的任务,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必须比普通民警更高一筹。
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名基层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掌门人”,薛征建带头学法用法,苦心钻研、虚心请教,用心体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执法素能。通过不断努力,他是全局第一个通过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的民警。在他的带动下,分局学习气氛蔚然成风,所有中层干部均通过中级执法资格考试,所有民警均取得初级以上执法资格,分局整体执法素质得到提高。
业务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案件办理质量的“水涨船高”。在周口市公安局,薛征建保持了一项神奇的纪录:历经40余起行政诉讼,无一败诉。尤其是他力主正义、追回国家赔偿金的那起案件,更是令人称道。
“法制是公安执法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做到执法不枉不纵,法制审核就是最重要的保障。”薛征建说,“再小的案件都关乎群众的利益,再小的错案都会影响公安机关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虽然每次审核都如履薄冰,但他相信只要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就没有办不好的案件。
2021年1月22日,周口市公安局组织300余名警力,对周口“2020·9·25”特大网络传销案集中收网。该案先后在郑州、上海、杭州、周口等地抓获嫌疑人85名,查封冻结资产1.3亿多元。这个案件从一开始侦办,薛征建就全程参与,在案件侦办初期的案件定性、侦办中的犯罪所得追缴、犯罪嫌疑人的定罪诉讼等关键环节,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时机,薛征建搬出法律条文与律师论法,并灵活运用强制措施,将嫌疑人合法羁押,为审讯工作争取了时间。随后,他带领战友连天赶夜,仔细梳理研究卷宗材料,条分缕析,环环相扣,为后期法院判决提供了坚实材料基础,最终37名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零六个月至9个月不等。该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经侦十大精品案件,在公安部经侦局“论剑2021”夺得一等奖。
十多年来,薛征建每年审核各类案件600余起,涉案人员700余人,参加研究办理重大疑难案件100多起,参与行政诉讼案件40余起,无一起执法过错案件,无一起复议撤销、行政败诉案件。
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来,薛征建的努力工作赢得许多荣誉:“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公安机关法制先进个人”“周口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个人嘉奖……他从始至终一步一个脚印,保持对公安事业的热爱,不忘初心,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