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纸裁判可能影响或决定当事人的前途和命运。訾连国经常告诉身边的同事,我们的工作是解决问题化解纠纷,不是单纯为办案而办案。
2022年8月18日,訾连国成功调解姚集镇政府重点关注的水电公司诉木制品公司合同纠纷一案。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在经历了原审、二审、重审开庭后,早已是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原被告双方均为镇政府关注的重点企业,如何化解矛盾,就这样摆在訾连国面前。
为了解决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症结”,化解心结,訾连国不断进行查证。他找到被告说:“你们用水,得给人家交水费。”被告同意,但交多少是个问题。原告坚持以抄表数收水费。做通原告的工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訾连国一次次向原告讲解法律法规,就本案案情进行分析、沟通。从法理到情理,他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功夫不负有心人,原被告最终认可了他的调解方案,双方达成和解,木制品公司当庭支付水电公司2000元,案结事了。
调解该案颇为不易,长达5个月的调查取证、向鉴定机构咨询,反复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只为让他们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要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作为法官要用一颗公心去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訾连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