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9日
第A05版:文化周口·聚焦 PDF版

淮阳龙湖名称的由来

■雷铁梁

抱朴 摄

何辉 摄

雷泉君 摄

淮阳作为一座历史名城,“一陵一湖一古城”是其文化底蕴。“一湖”即龙湖,沧海桑田,龙湖经历了哪些名称的更迭,又给历史留下了多少故事?今天,让我们回溯由四湖组成的龙湖的由来。

淮阳万亩龙湖,是一处以秀丽清雅的湖光水色与璀璨丰蕴的文物古迹交融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上世纪中叶至1996年这几十年叫城湖,因比一般的护城河要宽得多,水面也大得多,故全称护城湖。湖域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由东湖、柳湖、南坛湖、弦歌湖四湖,以及城关、季庄等岛屿组成,面积约11平方公里。民生西路以北、新华大街以东为东湖,民生西路以南、新华大街以东为南坛湖,大同街以北、新华大街以西为柳湖(亦称西柳湖),大同街以南、新华大街以西为弦歌湖。

沿湖绿荫环抱,蒲荷幽深,鸥鹭翔集,锦鳞翻波。汀兰岸芷、烟柳曲桥逶迤于城、湖之间,风光旖旎,景点众多。画卦台、弦歌台、读书台、梳洗台等“七台”中的“四台”,“宛丘八景”中的“五景”——蔡池秋月、弦歌夜读、望台烟雨、苏亭莲舫、柳湖渔唱,以及近年来相继建成的十多处各具特色的新景点,将龙湖连缀成了色彩斑斓的大花环,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色,晴雨风雪别有情致。

龙湖秀美的云水风光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令人流连忘返、遐思无限。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吟咏数不胜数。研史可见,对龙湖人文景观影响最大的两个时期,是北宋年间和清朝康乾时期。北宋宦游陈州的官员们,面对如此美景,难抑澎湃诗情,屡屡将各自的游兴付诸笔端,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名章佳句。

四湖中最早获名的柳湖,始见于北宋,一代文豪苏辙任陈州教授时期(1071年前后),其兄苏轼也曾途经淮阳,并居留七十余日,和当地文人雅士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唱和佳作。在他们兄弟二人的笔下,柳湖为季节性湖泊,经常干涸,遇雨季而水积,因湖周边遍植柳树,故称之为柳湖。苏辙《初到陈州》诗云:“枕畔书成癖,湖边柳散愁。”《柳湖久无水怅然成咏》:“平湖水尽起黄埃,惟有长堤万万栽。……更试明年春絮起,共看飞雪乱成堆。” 其兄苏轼《次韵子由柳湖感物》:“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更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在《铁墓厄台记》中记述:“‘柳湖’旁有丘,俗谓之‘铁墓’,云陈胡公墓也,城濠水注啮其址,见有铁锢之。” 这无疑是第一手资料了,说明柳湖和当时的护城河在陈州西城门外紧邻而又非一体,并且传说中的陈胡公“铁墓”在城濠边上。

在柳湖南岸,北宋名臣张咏曾筑望湖台,并留诗云:“昨日凭高向西望,满川烟树雨濛濛。”无独有偶,范镇(张方平前任)知陈州时也写道:“台上望城下,迢遥知几旬。湖光阴隐见,多碍柳烟深。”湖城胜景,给诗人们提供了无限诗情,而他们则留给淮阳深厚的人文记忆和绵长文脉。“古陈八景”之“古宛晴烟”描绘的应是从望湖台上向东眺望古城的情景:“秋冬之交,余辉薄暮,风恬籁静,月朗星辉。远望之,淑气盈城;近挹之,清芬满目。半天宿雾,浮九陌以氤氲;一抹寒烟,凝四隅而缥缈。匪山川所苞孕,何青紫之交呈,可谓绝胜。”据说晴烟所出之处就在城中心鼓楼西侧的晏公祠(在今城内新华书店位置)。世易时移,曾经创作这些文字的作者都已纷纷隐入历史的深处,而他们倾力赞叹的美景,仍和这些佳句一起,历经沧桑,一次又一次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得名不晚于清初的南坛湖,是因湖畔有南坛而得名。道光版《淮宁县志》及民国5年和22年两版的《淮阳县志》均言:“南坛湖,在城东南。”仅此而已,未再提湖名的由来。

顺治版《陈州志》关于城周遭外湖的记载是这样的:“柳湖,在郡城西北隅;北关湖,在郡城柳湖东;南坛湖,在郡城东南隅,南坛傍,因名。”和现今四湖名称有所不同,北关湖应为现在东湖偏北面的这部分。那时没有弦歌湖的记述,但有对厄台(弦歌台)的描述:“每夕阳远眺,古柏苍然,蒲荷正碧,伟然亦奇观也。”说明弦歌台附近当有适合蒲苇荷花生长的池塘浅水。乾隆版《图经》里孙清所画的“宛丘八景”图,其中“弦歌夜读”所描绘就是当年弦歌台的面貌,三面环水,与西南城墙隔水相望。从以上两部志书看,淮阳老城外的湖域环境和今天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东湖、弦歌湖,直到民国最后一版(1933年)的《淮阳县志》依然没有提及,对淮阳城外湖泊的描述和顺治版《陈州志》略同。这说明上世纪三十年代,环城湖面并没有成型,是近几十年前渐成气候的。

为此,笔者特意求教了淮阳地方文化专家、87岁的张进贤老师。关于城湖的起因,他认为:“城四湖,首先出现的是柳湖,因城外西北一带地势偏低积水所致。紧接着的当是南坛湖、北关湖,东湖、弦歌湖在其后。北关湖是并入东湖的。弦歌湖因三面环弦歌台而得名,得名时间应不会太久。”他小时候的印象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没见也没听说有环城湖一说。(城外)所见多是种庄稼的田地,不少小村庄之间有阡陌相通。城外四周的护城河界线也非常明确。这一时期只有河滩一说,多指城池之外西北柳湖一带断断续续的沼泽之地。”张老师浸润地方史料,读书无数。他注意到四湖的情况,做过一番考究,并亲历过一些事情,所以,他所言还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

至于目前龙湖的形成,据1990版《淮阳县志》记载:“1957年,城关镇在弦歌台西南建渔场……为稳定城湖水位,1963年疏通淮(阳)郑(集)河,引新运河水入城湖,并修建南大堤退水闸。”由此可见,整个龙湖湖域的完全形成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了。

龙湖这篇大文章,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终于定下了标题,选好了调式。1996年,万人动员,清理柳湖后定名为龙湖。在柳湖西南角大堤口立起龙湖的标志刻石,又在湖中建起龙的造型。

这些关于龙湖名称的由来,正是一代代人的文字传承,以及源自长辈们在岁月里的不断灌输。那些渔舟唱晚、桨动湖光、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朝朝暮暮,那些关于结网渔牧、白龟献瑞的美好传说,谁不想将这些关于斯时斯地的美好记忆传给下一代呢?龙湖就这样一笔笔地描绘着,才有了如今的绝佳眉目。

龙湖之独特,不仅因为淮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龙文化”的故乡,更因为在万亩清波之间,荡漾着先贤的智慧和坚韧,承载着今人的幸福和追求。生活在淮阳、生活在龙湖周边是我们的幸福;而像先人一样赞美、爱护龙湖,努力维护它的生态平衡,使之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环保,这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同时,它所承载的“龙文化”“国学文化”“荷文化”及“易文化”等,也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淮阳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只有更深入地了解龙湖的历史来源、人文情怀后,才能更好地保护利用它。②8

2023-01-19 ■雷铁梁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91644.html 1 淮阳龙湖名称的由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