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0日
第A06版:文化周口·聚焦 PDF版

一封关于读书的信

平原先生:

您好!我是您文章的忠实读者。先生的文章对我帮助很大,尤其是先生的人间情怀更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获益匪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生是我未曾拜见的恩师,我则是先生不曾想到的弟子。

一次偶然的机缘,我得以拜读先生的《书生意气》,开始的时候,不过是想随便翻翻,没想到,一翻却再也放不下了。先生的学识、文笔,尤其是性情,深深地契合了我的心境,我一下子找到了心灵的故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见先生的书就买(已珍藏有先生的《北大旧事》《老北大的故事》《北大精神及其他》《游心游目》《阅读日本》《茱萸集》《掬水集》《千古文人侠客梦》《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从人文之文到学者之文》《大学何为》《当年游侠人》等20多部书),见先生的文章就读,成为死心塌地的“陈平原迷”。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农家昏黄的灯光下,先生的文章都成为我形影不离的精神伴侣,不敢说心领神会,但就是喜欢得不得了。平时,我经常提起先生的大名,不仅是同学同事,就连上中学的儿子也对先生多了几分亲切感和神秘感。不仅如此,我还不可救药地把先生的“人间情怀”运用到群众工作中去。没想到,在实践中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生的文章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但先生文章的最大价值是对人性情的“润物细无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除此之外,平原先生的文章还有一个独特的功用就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正像水愈深而声愈小一样,先生的文章平实宁静、波澜不惊,而这正说明了先生文章的厚重。先生为人为文于平实中见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读先生的文章,非清心静气、气定神闲不能得其神韵。所以,读先生的书时间长了,也就练出了不浮躁、沉住气的真功夫。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浮躁是做学问、干事业的大忌,也是当今社会许多人的通病。早年,先生您就自己的学术方向征求王瑶大师的意见,王大师从您的性情和品质说起,然后才逐步转到如何在学术上发展。今天,我们读先生的文章,字里行间到处闪耀着“学者的人间情怀”,先生乃真“性情中人也”。

人才学有智商和情商之说。智商很重要,但能否成才,情商更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情商可以使人通情达理,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得道多助,“好风凭借力”助其成功。性情还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成就。蔡元培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就不可能有“兼容并包”的北大理念;黄侃如果不是深得晋人情致风韵,就不会有“当年游侠人”的气势和情怀。人们的智商都差不多,但由于性情不同,最后发展的结果大相径庭。所以,修身养性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我的性情正是在读先生的书中不知不觉发生变化的。先生写王瑶大师的笑非常传神:“一个老学者能于大庭广众中如此毫无顾忌地开怀大笑,足见其胸襟的坦荡以及充分的自信。”后来在人事交往甚至讲话中,我也变得笑声朗朗,心胸自然宽广了许多。读《学者的人间情怀》,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有了人情味;读《千古文人侠客梦》,使我多了几分豪气和胆魄;读《当年游侠人》《中国大学十讲》,使我在干事创业中有了大气;读《茱萸集》《掬水集》,使我工作起来有了更多的灵气,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阅读日本》《大英博物馆日记》,使我放眼看世界,增强了改革开放意识。先生的文章“随风潜入夜”,一点一点地改变着我。说我的性情改变全部是先生的文章使然,那是阿谀之词,但先生的文风的确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我也被先生培养出了“人间情怀”。古人云:“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读先生20多部书,于我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不知怎样感激先生,只能像先生那样“为人但有真性情”,在工作中一直往前走,不为世俗所动,也不瞻前顾后,多为老百姓做好事。

周口有6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誉,是三皇之首伏羲的故都、道家鼻祖老子的故里,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先生曾到过河南洛阳、开封,写出了“雨中龙门”“自助餐”“白马寺”和“铁塔”“矾楼”“相国寺”等脍炙人口的小品,先生如到周口,定能写出更加古朴厚重的文章。同时,这里也是“三农”问题最凸显的地方,纯朴善良的农民在先生笔下会变得更加憨厚可爱。最主要的是我能“从夫子游”,得以目睹先生的风采。

弟子愚钝,啰嗦了这么多,不妥之处,还请先生见谅。祝先生健康快乐!

顺致

安好!

百泉

(注:陈平原,著名学者,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3-04-20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99013.html 1 一封关于读书的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