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3日
第A06版:大健康·聚焦 PDF版

“二阳”来了?

市疾控中心:规模性感染不会出现

□记者 史书杰

本报讯 近期,许多市民发现,身边再次感染新冠(即“二阳”)的朋友越来越多。有一些人虽幸运地躲过了去年的第一波“阳”高峰,却在最近“阳”了。对此,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蒋文,他对近期的“初阳”“二阳”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五一”过后,身边陆续有人“阳”了,是又一波感染来了吗?

答:从国家疾控中心发布的疫情信息来看,我国在“五一”前新冠感染情况就已有缓慢上升趋势。从国外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国家在经历第一波感染后的5~7个月内会出现第二波感染。我国“五一”期间人员流动大、聚集程度高,“五一”过后预计感染人数会增加。但像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规模性感染不会出现。

问:为什么会出现“二阳”?

答: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人体在“初阳”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其免疫逃逸能力、传染性不断增强。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未来几个月,已感染过的人群“二阳”风险将增大,未感染过的人群“初阳”的可能性会加大。

问:近期感染是以“二阳”为主吗?

答:近期新冠感染仍以局部散发为主,感染者中多数为“初阳”。由于大部分人在第一波感染中“中招”,对新冠感染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力,群体免疫屏障仍然有效。但随着群体免疫力的下降,病毒将逐步突破免疫屏障,“二阳”比例将增加。

问: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就是“阳”了吗?

答:除新冠病毒以外,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均可引起发热、咳嗽等症状。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应以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为准。

问:如何预防“二阳”?

答:常通风:家庭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30分钟。

勤洗手:外出归来时,要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洗手液)规范洗手。

戴口罩:去医院就诊、前往人员密集和密闭场所时佩戴口罩。

重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与出现呼吸道症状者保持距离。

接种疫苗: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调整心态,提高免疫力。

2023-05-23 “二阳”来了?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02080.html 1 市疾控中心:规模性感染不会出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