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3年06月15日
第A08版:文化周口·铁水牛 PDF版

烙油馍

■李红岩

这几天阴雨连绵,难得一个星期天,也没法带孩子出去走走,只能窝在家里。为了给孩子们换换口味,我决定烙油馍。

盆里倒入适量面粉,再来一点点香油,拌一下,香油可使油馍保持松软。将面粉一分为二,一半用热水和,一半用凉水和,再一块儿揉,揉好后醒面半小时左右。醒过的面,揉起来细腻光滑,没有疙瘩,软硬合适,摸着就像婴儿的脸蛋一样,吃起来也更筋道。

冰箱里有亲戚送的烧麦仁,我准备打麦仁稀饭。油馍和麦仁稀饭,可以说是绝配。麦仁是麦子将熟未熟的时候采下来,用火烘烤,再一点点揉搓出来的,上面还有点点黑色的痕迹和些许淡黄色的麦皮,用这样嫩黄的麦仁熬出来的稀饭,喝起来麦香满口。等麦子完全成熟变硬,清香味就淡多了。

擀面时先用擀面杖擀出大小合适的面片,上面均匀撒上食盐,再倒点香油,香油要均匀抹开,这样口感才好。再撒上面粉,撒匀,慢慢卷起来,根据锅的大小,拽成合适的剂子,擀成薄厚适宜的面片,开始烙。

平底锅里倒点花生油,油热,轻轻放上面片,锅里很快发出嘶嘶的声音,那声音真好听。面片受热,慢慢鼓泡,像雨泡泡一样,这儿鼓一个,那儿鼓一个,鼓得急了,用铲子铲起,迅速翻过来,面片已呈现斑斑点点的淡黄色,真好看!再烙一会儿,翻两回面,油馍差不多就烙熟了。烙油馍一定要控制好火候,把油馍烙得黑糊糊的,就不好看也不好吃了。油馍烙好,切成三角形,摆在盘里,孩子们吃得更香。看着他们有说有笑吃油馍,我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烙油馍的场景。

那年我读初三,冬天特别冷,每天早自习放学回家,天还不大亮。厨房里,父亲在烧火,母亲在锅前忙活,弟弟妹妹祖母都还没起床,院子里静悄悄的。为了不耽误我上学,母亲总是先给我烙一张又大又厚的油馍,然后再给其他人做早饭,整个冬天都是那样。我想,父母一定得在我起床不久就得起来,母亲得和面,父亲得收拾柴火,因为每次我放学回家,锅里的油馍差不多就烙好了。偶尔晚一回,我在厨房门口站着等,母亲着急地对父亲喊:大火,大火!许是天冷的缘故,柴火不容易燃着,母亲右手掂着锅铲,左手按着锅台,眼巴巴地直瞅着锅里未熟的油馍。那个场景,我永远都忘不了。

如今,我的父母年龄大了,头发白了,脊背弯了。现在的我,也给我的孩子们烙油馍,就像当初我的母亲给我烙油馍一样,这样的轮回跨越了几十年,但那油馍里的温暖是一样的,爱,应该也是一样的。③22

2023-06-15 ■李红岩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04114.html 1 烙油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