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3日
第A03版:热点 PDF版

“气象科技帮俺圆了产业振兴梦”

□记者 付永奇 实习生 王丹

“这个时节垄栽红薯,要浅栽、多埋、少露头,确保成活率、结果多……”7月1日,在商水县姚集镇联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七彩蜜薯种植基地,“全国红薯大王”卢龙威蹲在二三十厘米深的红薯垄沟内拿着一根红薯秧一边向社员做示范,一边对前来调研的市、县气象局科技人员说,“我这人嘴笨,但是一说起红薯,总有说不完话……”

卢龙威今年35岁,大学毕业在外闯荡几年后返乡和妻子伍楠楠一起开展蜜薯种植。由于对蜜薯栽培技术、种植条件研究不深、不细,前几年只能挣个辛苦钱。

2015年,他们遇到开展科技下乡的市、县气象局科技服务小分队,技术人员帮助他学习红薯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引导其正确使用“天象”APP(河南省气象局开发的天气软件)。商水县气象局局长纪文华还把他拉入种粮大户微信群,实时接收各类预报预警信息,引导他充分利用姚集镇区域气象观测站提供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实况信息,合理控制红薯各个时期的生长,提高产量。能吃苦、善动脑的卢龙威很快掌握了蜜薯对土壤、温度、湿度、养分等方面的要求技术,抛弃传统粗犷种植方式,实现精耕细作。两年后,他便成为当地有名的蜜薯种植专家。

“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我一大早就安排社员加班把最后200亩蜜薯秧在下雨前栽种完毕。这场雨不但能节省3000多元的浇水费,还能保障苗齐、苗壮。”夏至过后,正是晚茬蜜薯栽种的最好时节,开展有脱毒红薯育苗销售的卢龙威夫妇非常繁忙。“这阵子在配送周边农户的订单红薯苗,每天不知道要跑多少个村庄和农户,忙得顾不上吃饭。”卢龙威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随着事业的发展,夫妻俩成立商水县联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1700亩土地,种植适合本地褐土、潮土生长的“薯班长”“板栗薯”“冰糖心”等7个品种,开展红薯育苗、种植、储存、深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有气象服务加持,我们后盾强大了许多,干劲更足了,气象科技帮俺圆了产业振兴梦!”卢龙威说。

到2022年底,联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已有1200多户,带领周边20多个村庄的600户农民走出“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种植的蜜薯和加工的薯制品畅销北京、海南、河北、广西等地,并开辟韩国、日本市场,合作社年收入1000多万元,帮助1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卢龙威先后获得“中国红薯优秀种植大户”“全国红薯大王”“周口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今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一同艰苦创业的伍楠楠也当选为商水县人大代表。

“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将带领乡亲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力争红薯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带领更多乡亲勤劳致富奔小康,为乡村振兴作贡献!”卢龙威信心满满地对市、县气象局科技人员说。②18

2023-07-03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05585.html 1 “气象科技帮俺圆了产业振兴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