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赵永昌
“真没有想到,前不久我在县委组织部查阅党史资料时发现,我们商水县平店乡还是一个‘红色支部’诞生地——刘营行政村所属的化庄自然村1934年竟然成立了‘化庄支部’,当时由山东籍东八区区长蔡林斌兼任第一任支部书记,发展了‘穷人头’化纪贤、积极分子元洪勋为地下组织联络员,这是全县抗日战争时期最早建立的基层红色政权之一……”日前,商水县平店乡党委副书记邵国闯介绍了当地的“红色组织史”。
“我当时才八九岁,是‘儿童团’成员,因为化庄有个‘礼拜堂’便于组织宣传掩护,所以蔡区长在此秘密建立了化庄支部,发展了‘小乡农协会主席’化纪贤、‘民兵营长’元洪勋2人当联络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办夜校教妇女识字、组织儿童团民兵营放哨训练站岗、秘密调查开展‘操匪反霸’‘镇压反革命’等活动……”化庄自然村82岁的老党员于尚水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据了解,1955年成立的刘营村党支部的前身就是“化庄支部”,1966年前后曾合并到“平店支部”,1979年左右分设“刘营支部”。从建国前到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了6任支部书记,1991年以来有5名同志历任党支部书记。该村已故党员20多人,现有党员38名,荣获“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5人。在革命斗争精神、红色基因传承激励下,该村党员干部怀揣初心、肩扛使命、心装百姓,村域发展久久为功,呈现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重视教育,人才辈出。刘营村党支部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通过积极提供土地、集资捐资等方式不断加大教育方面投入,境内现有1所职业学校、1所完全小学、1所幼儿园。改革开放以来,村里走出了120多位大中专毕业生(其中研究生40多人),在省内外政府所属机关、事业单位担任干部、警察、教师者30多人,从事个体经济、非公有制企业技术研发等20多人;其中,科级以上干部14人(含处级以上2人),高级文艺医疗电子科技人才6人。
乡贤引领,助推发展。早在2012年5月,在外创业成功人士、青年党员姚海涛牵头,从福建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刘营新型农村社区暨综合大市场。建成了5栋、可容纳400多户居民商户商住楼。在其影响带动下,村民新建改建临街门面房80多间、增加个体户20多户,其中2个大型服装生活超市;同时,还有4名返乡人员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渔网厂,建起了200余亩的无公害蔬菜草莓种植基地。
党员示范,工作靠前。在历届村党支部负责人示范带动下,该村新老党员立足自身岗位,在“五星”支部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拆违治乱、矛盾调处、禁烧防汛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为党组织排忧解难,为刘营村建设添砖加瓦,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预备党员刘改玲、新党员刘新俊去年为防汛救灾主动捐献50件方便面、200件矿泉水,村里“美丽乡村建设”号召发出后,分别捐款2000元、1000元;老党员、老干部刘爱国、姚记录每人捐款500元,全村累计已筹集3万余元。
村居治理,再添活力。今年4月份,该县纪委牵头组织20余人吃住在刘营村开展村居治理。全体村干部、党员不计个人名利、不计眼前得失,不辞辛苦、埋头苦干。村干部刘广树每天忙得团团转,很少吃上应时饭;党员干部刘广庆、刘正林带头拆违建交罚款;70多岁的老得党员曾兆亮以“群众代表”身份跑前跑后为群众义务服务,代收综治保险等3万余元。目前,村里新挖通下水道1200多米,总长880米的2条街道胡同正在修建;已恢复加宽8条、4000多米生产路;垒建3个街角花园;总投资70多万元的党群服务中心已经破土动工。